冬日,沈阳路上的青岛市零工市场,不少务工人员冒着严寒,想找一份心仪的工作。经过层层筛选,虽然会找到一些工作,但是在打工期间总是遇到一些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的情况,一些人愤而辞职 ,回到劳务市场继续寻找新工作,一年下来,最后的结果往往都不甚令人满意。这些务工者孩子大都已经成年,有些是跟着孩子来到青岛,有些是为了多赚一些钱给孩子成家,还有的不想成为孩子的负担,希望孩子家庭和睦幸福。还有一些年轻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在岛城扎根,有了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刘京 48岁年纪大了落叶归根,没想到回乡还得漂泊
今年48岁的刘京,在劳务市场里不停地转悠,想找一份合适的工作,但当天早晨在市场里面转了一圈,他只能无奈地摇了摇头,当记者表露身份想要采访他的时候,他先点了点头,但是又不想被家人知道自己的近况,怕家人担心。
说起自己以前的经历,刘京也是十分自豪。老家在即墨,上世纪90年代,作为家里引以为豪的大学生,文化程度高成了他的优势,毕业后就留在了异乡,把自己的青春岁月都留在了异乡的土地上。为了孩子能够顺利成长,他一直都在异乡打拼。上了年纪后,他想到自己的根在青岛,加上孩子也渐渐长大成人,于是就想回到老家,找一份合适的工作,他之前也托过熟人,也自己去劳务市场找过,但是却发现现实比想象中的要难得多。
“我在劳务市场找过三份工作,做过企业的人力经理、物业经理以及酒店管理的工作,后来因为付出的心血与得到的回报不太成正比,加上企业中也出现了一些变故,所以干了一段时间就不干了。”说到新一年的心愿,刘京表示虽然自己年龄大了,但是心还没有老,还想在退休之前有一份自己的事业:“我是一个有担当有能力的人 ,希望能有一个展示自己的机会,为家乡的发展再尽一份力。”
张建华 46岁来青打拼十几年,想说离开不容易
劳务市场里的务工者很多,每当有衣着较为光鲜的人走进劳务市场的时候,大批的务工者都蜂拥而上,询问是否招工,当招工者说完自己的要求之后,不少务工者都会失望地四散而去继续寻找。
今年46岁的张建华也是劳务市场的常客,十几年前,他从菏泽老家来到青岛打工,最初也是从装卸工和打零工开始,后来到了厨房做品菜师,一步一步做到了大企业的中层管理职务。后来,年纪大了,又遭遇了一些变故,他又回到了劳务市场,靠打零工为生。
“在这里干了十几年了,年轻的时候也有过辉煌,赚了一些钱,在这里安了家,现在年纪大了,家庭遇到了一些变故,经历了很多的挫折,但是一步一步还是这么挺过来了,前些年回老家过了几年,但还是觉得这边更适合自己,要说离开这个自己年轻时曾经打拼过的地方,还真的很难说再见……”张建华说起过去的一些经历,脸上带着些许伤感。
说起自己的孩子,老张眼中终于泛出了一些亮光:“儿子现在已经毕业了,在潍坊工作,正在谈恋爱,女孩家里条件不错,孩子挺有出息的,现在我每天在这个地方尽量找点儿零活干干,多多少少都是些钱,有时也帮一些包工头干点活儿,总之不能闲着,尽量不要成为孩子们的负担。”
说起在新一年的愿望,老张始终离不开孩子:“我这一大把年纪了,差不多就这样了,这些苦以前也吃过,并不算什么,新的一年还是希望孩子能够快乐地成长,工作顺利,有所进步,这样我也就高兴了。”
王松 50岁务工者找不着工作,招工者却找不到人
劳务市场里还有不少中介,在一家中介摊位上,不少人都在围着咨询,但当中介人员说出一些工作要求后,不少人只能无奈地摇头离开。今年50岁的王松,之前在一家机电厂工作,因为工作强度大,加上工资发放不及时,他选择了离开,重新寻找新的工作。但是他把自己的一些需求告诉中介人员之后,中介人员表示现在年关将近,不少企业暂时不怎么招人 。很多像王松这样的务工者都无法找到心仪的工作。
据中介人员张大姐介绍,每天来劳务市场找工作的很多,但实际上符合用工需求的却寥寥:“春节前大家都想着过年,用工企业大部分都是招小工或者临时工,基本是按天或者按月计算,工资都不高,工资高的都是熟练的技术工人。很多务工者都没有这些专业的技术,只干力气活,很难拿到高工资,我这里也有送水工以及快递工的职位,工资是高一些,但是对于体力的要求也挺高,基本都要年轻人,年轻人还不愿意干这种活儿,招工者还招不到人。再就是家政人员,很多家政人员要回家过节,要找春节代班人员 ,目前来说就这些工种比较热,但这些用户都是招女性,男性几乎不招。有些男工人到我的摊位上问想找一份家政工作,但性别不合适,我就是把他们推荐过去,用户也不会同意的。去年是羊年,生孩子的不多,月嫂缺口并不是很大,但到了猴年,想要‘猴宝宝’的家庭很多,加上二孩政策放开,估计月嫂以及家政陪护这一块的用工缺口会很大,但是劳务市场的女性人员也不是很多,这种情况还得再等等,估计到了春节之后,行情会好一些。”
石建 26岁年轻人跳槽多次,终于找到满意工作
记者在劳务市场发现,大部分务工人员都是中年人,而一些年轻人也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找到了一份让自己满意的工作。
今年26岁的石建2006年毕业之后就从平度老家来到青岛,如今已闯荡十年之久,最开始找工作的时候也托过熟人去劳务市场。因为年轻缺少经验,遇到了很多挫折和困难,也遇到过一些不靠谱的老板,经过多次跳槽,终于在崂山区的一家企业找到了一份电工的工作,工资待遇也很满意,他也渐渐有了在青岛买房子成家的想法。
“我上学的时候学的是机电一体化,后来去劳务市场找过很多次工作,也干过销售,去过加油站,也当过维修工,送过快递,干过很多活儿,接受过很多的培训,也去过很多的单位,我现在都记不清楚自己跳了多少次槽了。直到遇见现在的单位,比起之前的单位来说,薪酬和福利待遇都还说得过去,现在的活儿比以前可清闲多了,赚的也比以前多,但是我觉得年轻人还是应该多闯一闯,多历练历练,之前的一些经历也算是一笔财富,一步一个台阶,在以后的人生中也能够少走一些弯路。”
在岛城闯荡期间,石建的眼界也开阔了很多,接触了很多新鲜事物和有趣的事情,例如用自己赚的钱去拍写真、逛啤酒节、旅游度假等等,这些在很多务工人员眼中都是奢侈的消费,也在小石身上一一实现。说起新年愿望,石建说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再多赚一些钱,在岛城买一套属于自己的房子,能够有一个自己的家。文/图 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潘立超
[编辑:夜楼]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