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探访电商小镇的淘宝村:把非遗鸟笼买到国外

2016-03-14 07:38:32
作者:任波
责任编辑:光影

首个“电商小镇”的背后故事

1 确立电商发展思路

卖蔬菜、卖鸟笼、卖草莓、卖鸭蛋,好的农产品通过网上慢慢销到了全国各地,电商小镇慢慢被更多的人知道。

据移风店镇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以来镇里,确立“个十百千万亿”农村电商发展思路,率先建成青岛市首家镇级农村电商服务中心,聚力打造青岛市首个农村电商示范镇。截至目前,已培育发展农村电商经营业户80余家,实现年交易额过亿元,带动周边农民增收1200万元,涌现出大欧鸟笼淘宝村、大丰收合作社、小蜗牛家庭农场等一大批成功典型。

什么是“个十百千万亿”?就是建设一个农村电商服务中心,打造10个农村电商示范村和合作社,与供销社电商平台密切合作,建立农村电商服务站,依托电商服务中心提供的培训、物流等服务,打通农产品进城、工业品下乡通道,为全镇电商发展树立样板;进而带动100个村庄农村电商全面发展;培育1000名创客骨干,促进万名农民致富,实现全镇农村电商年交易额过亿元。

2 到底干了什么工作?

围绕农产品电商发展、网络营销推广等方面内容,镇里先后为部分合作社负责人、村庄支部书记和创客骨干免费举办10期电子商务培训班,培训人数达400余人次;派出业务骨干参加全省农村电子商务培训,进一步开阔视野,更新知识;组团参加2015中国青岛国际电子商务大会,全方位接受最前沿的电商理念;举办移风店镇农村电商交流大会,邀请资深讲师、本土电商领域成功人士现身说法。

半个月一开课,每次都有20至30个农民来听课。目前全镇已发展电商业户80余家,电子商务日均发货量达3000单,年销售额预计可过亿元,带动农民增收1200万元。其中,大欧鸟笼专业村电商业户已达30余家,电商年营业额过千万元,其产品不仅销售到北京、天津、上海等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还远销美国、法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

3 下一步,农民要干吗?

整合大沽河沿岸休闲观光资源,全力打造滨河游、田园采摘游和园林古迹游三条旅游线路,开发特色农家宴和生态旅游产品,实现线上交易和线下体验相结合,促进百姓致富增收。如很多种植户通过微信营销这一新型商务模式,大胆尝试涉足乡村旅游,开展面食制作、“我爱种菜”、免费品尝、捡鸭蛋等一系列体验活动。

\

大欧村的鸟笼

把鸟笼从淘宝上卖到国外

在即墨七级中心社区,有个村子很是“个性”:七成村民不在田间劳作,而是忙着做鸟笼。这就是孕育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欧村,一个500多岁的“鸟笼村”。现在的这个鸟笼村,村民已经在微信朋友圈、在淘宝上,把鸟笼卖到了千家万户、世界各地。

“张院的簸箕,毛子埠的升,大欧的鸟笼进了京。”这是流传在山东省即墨市很久的一句歌谣。即墨市七级中心社区大欧村制作鸟笼始于明代,全村320多户人家都制作鸟笼子。在村子里,记者注意到几乎家家户户都在制作鸟笼,其中有70多岁的老人,也有年轻人。

据了解,大欧村做鸟笼始于明代,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如今,大欧村的鸟笼子作为民间艺术,被推荐进入青岛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鸟笼不仅畅销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全国30多个大中城市,还远销美国、法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家。

村东头的吴大哥夫妇一辈子做的最多的活就是鸟笼。年近50的吴大哥祖祖辈辈就是做鸟笼的,他给记者算了算,“一天能做十几个鸟笼”,这是一个很复杂的工艺,要选料、刮、制圈,还要雕刻。“我们全村有两百多户都做鸟笼,有的卖原料、有的雕刻、有的专门做笼子,有捕鸟笼、有养鸟笼。”这么干,能挣多少钱呢?吴大哥笑呵呵地说,“反正一年下来,能挣十几万吧,有挣的多挣的少的,一年挣几十万的,上百万的也有。”两口子有一个担忧,“现在会做鸟笼的都是中老年人,年轻人很少有会的。”

他想不明白的一件事,“在外边上班,一年也就挣五六万 ,你在家做鸟笼也能挣十几万,为啥年轻人不愿意干呢?”吴大哥担忧“鸟笼手艺传承后继无人”。

年轻人都去做什么了呢?在这个红砖绿瓦的小村庄,人虽然不多,但有几十家淘宝店。开淘宝店的多数都是年轻人。在淘宝开网店的小吴向记者介绍,“一年能卖80万多元吧。”吴大哥想不明白的答案或许在这里,为什么年轻人不愿意做鸟笼,因为做网店挣的也挺多,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通过网店,把鸟笼销售到世界各地。

在村里芦苇大坑旁一家网店,30岁的小吴是这个村子为数不多的会做鸟笼的年轻人。他告诉记者“发港澳台的话,直接发顺丰就可以寄过去。也有一些韩国、日本、澳大利亚要货的,都是通过代购卖走的。”

在大欧村,72岁的老艺人吴洪连是全村最年长的老艺人之一,村里人都叫他“老顽童”。他从小就学会了制作各种鸟笼子,但最喜欢制作的是一种专门捉鸟的笼子。“俺小时候顽皮,不学正道。”吴洪连老人说,他家祖祖辈辈都会做鸟笼,他7岁就开始学做鸟笼子了。经过反复研究,终于发明了一种能自动关门的“捉鸟笼”,这种鸟笼的门是活动的,像一个机关,当有小鸟进入笼子踩到机关后,笼门会快速关闭。“每天能做5个。”吴洪连老人说,做一个笼子可费力了,从选竹子到制作成零部件,再到完成整个制作,至少需要上百道工序。他和老伴一个月下来,光做鸟笼就能赚上万元。[编辑:光影]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6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