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探访电商小镇的淘宝村:把非遗鸟笼买到国外

2016-03-14 07:38:32
作者:任波
责任编辑:光影

\

王长财的农场

上万斤葡萄靠微信卖出去

王长财第一年葡萄丰收了,上万斤葡萄通过微信卖了出去。

他自己也觉得奇怪。王长财的农场有十几亩,在移风店镇电商服务中心的西南不远的地方。本来他觉得自己农场位置是个劣势,离青岛市区、即墨市区都远,知道的人不多。自己本来种得很好的葡萄,到底该怎么卖呢?正好遇到了镇上搞电商销售,王长财安排了工作人员专门去听听,看看人家到底怎么卖。

电商服务中心的雷主任告诉记者,“我们做的工作是把农民扶上马、再送一程。”打通电商的最初一公里,这是电商服务中心的目标。“其实这个农产品,还是农民自己种,自己开网店卖,那我们要干嘛呢?要把他们引导过来,让他们通过微信、通过淘宝、通过各种网上途径卖,就是扶上马。我们免费教怎么拍图、怎么服务、怎么开店讲好农民自己的故事,这就是把他们再送一程。”

王长财的小蜗牛农场,种了葡萄、种了草莓。王长财告诉记者,自己承包这块地有很多年了,一直没有完全打理。一直以来,自己一直在想,既然现在大家都说食品不健康,有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种好绿色的农产品,种好草莓、葡萄,就成为他这两年要干的唯一的一件事。但是怎么卖呢,自己一直没想好。直到遇到了电商小镇的学习班,2015年,他的葡萄丰收了,一共收了近万斤葡萄,通过网上大部分销售出去。

而在王长财看来,“上网并不是法宝,最根本的还是你东西得好。”他给记者讲了一个故事,现在小蜗牛农场搞摘草莓活动,有时候有朋友打电话来说要吃草莓,“我就看看摘草莓的人来得多不多,草莓熟得好不好,要是草莓熟不好,我就直接跟人说你别来,来了你吃不好。我就不让他们来。有时候摘草莓的报名的人多了,我就告诉后边的人,你们别来了,来了吃不好,人多。”在王长财看来,质量是第一位的,你必须把质量搞好,才能通过网上获得认可。

王长财经营小蜗牛农场的这个想法和电商中心雷主任的想法不谋而合。在接受采访时,雷主任多次强调,“这个电商卖农产品,最终的目的是实现农产品生产方式的改变,不是简单挣钱。”他表示,首先通过网上卖农产品,农民一看卖得好、卖得贵,那么最终有个示范作用,大家都会这么种。以前种点白菜,卖不上价。现在你搞精品化种植,搞附加值高的农业种植方式,不打药没农残、大家都认可,然后通过网络卖个好价钱。农民转过来还是这么种,从根本上实现了农产品精品化生产方式的转变。

第一年种植葡萄,用心种植尝到甜头的王长财开始扩大规模。2016年,他种了两个大棚的草莓、两个大棚的葡萄。这样,全年就轮起来,四季都可以在农场吃到水果。通过网上营销,王长财还想着,把农场真正搞成一个慢生活、休闲的地方,市民可以来度假、看书,吃农家水果。通过电商,他的农家生活正在一点点发生着改变。

\

金欣善的盆栽菜

盆栽蔬菜网上一月销售数百万

“我要二十盆紫麦油菜、二十盆芝麻菜、十盆玉女菜、十盆野茼蒿。”来自周边的平度市民熊吉勇看着满棚的盆栽蔬菜兴奋地“点菜”。“今天是我一个开饭店的朋友介绍我过来的,他说这里的‘盆栽蔬菜’很好吃、很新鲜,而且还有观赏性,过两天我们学校有个活动,厨房里能用,还可以摆在餐厅里观赏。见了满棚的盆栽菜,心情都好了,我以后还会继续购买的。”和熊老师一同来的平度市南村镇个体老板辛作武高兴地说。这是近日山东省即墨市移风店镇大丰收种植合作社热销的一个镜头。

在即墨市七级中心社区前吕村大丰收种植合作社基地大棚里,一盆盆绿油油的盆栽蔬菜充满生机。合作社理事长金欣善说:“现在全村共发展盆栽蔬菜基地300亩,每年销售盆栽蔬菜超过20万盆,一年下来,卖盆栽蔬菜能卖一千万元左右。”而这大部分蔬菜,都是通过朋友圈、淘宝售卖出去的。

金欣善所在的前吕村以前是个偏僻的穷村,2009年成立合作社后,金欣善做梦都想让父老乡亲们快点富起来,想快点改变现状,就得选一些时间短、见效快的项目。金欣善最后选定了大棚盆栽蔬菜种植项目。即墨市移风店镇大丰收种植合作社从大年初二就开始上班了,预计正月就可销售盆栽菜10000余盆。“从年前到现在,几乎每天都有人给我打电话、发微信订盆栽菜,说是要带着去亲戚家出门,所以我们早早就开始上班了,一直很忙碌。”即墨市移风店镇大丰收合作社销售总监金延奇介绍说。

大丰收合作社自2007年成立以来,积极推行“盆栽蔬菜”种植模式,年产量30多万盆,热销北京、河北及山东各地。“我们的盆菜蔬菜,采用的是无土栽培技术,不使用农药,也不使用化肥,是很健康的蔬菜,而且顾客带回家之后,每天浇一点水,一星期之后还可以吃到新鲜的蔬菜,所以很受欢迎。”即墨市移风店镇大丰收合作社理事长金欣善说。

即墨市移风店镇大丰收种植合作社在通过微信销售盆栽菜的同时,还尝试涉足了乡村旅游,开展了现场面食制作、“我爱种菜”、免费品尝、捡鸭蛋等一系列体验活动,颇受游客欢迎,2015年接待游客万余名,并且拥有一批固定消费群体。“俺是前吕戈庄村的,现在大丰收合作社做的盆栽菜在我们这里很有名,这不今年俺来跟着学学,打算在大棚里也开始种植。来了之后,这里的技术员详细地给俺做介绍,还说,只要质量好,他们就帮助俺卖了,这是绝对赚钱的买卖呀。”即墨市移风店镇前吕戈庄村村民王春梅高兴地说。

在电商服务中心雷主任看来,“大丰收盆栽蔬菜搞得好,一方面是农产品确实过硬,绿色健康,再一个就是通过我们电商服务中心参观学习别人的经验,然后咱农民自己也想办法,看看怎么样通过网上卖。大丰收蔬菜,是我们2015年重点推广的,月营业额达300万元。”

文/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任波

[编辑:光影]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6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