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
社区“三十六计”吸引大爷参与
袁启新团长表示,百通花园小区百花艺术团成立5年多来,已经有合唱团、健身舞队等8支队伍,成员达到180人,中老年男性有30多人,占总人数的六分之一左右。“我们的合唱团有6套男性演出服,但刚开始没有男老人报名参与,每次出去参加比赛,都从社区临时找人凑数。”袁启新称,健身舞队也缺男老人,平均每年只能吸纳三名男老人参与。为了吸引男老人参加艺术团的活动,大家想了很多办法,比如发动大妈们回家,把“宅”在家里的老伴拉出来报名。此外,大妈们每次在小区演出都盛装打扮,吸引更多大爷前来观看。“我们之前在广场上跳健身舞,经常有一些大爷围观,我们就鼓励他们站到队尾,跟着大妈们一起跳。”袁启新称,为了鼓励大爷们参与,艺术团还给大爷们很多优待。
鼓励大爷走好迈出家门第一步
“让老大爷们参与社区组织的文体活动,走出家门的第一步非常重要。”浮山路街道百通花园社区居委会主任王淑芬称,他们社区有1.15万居民,其中60岁以上的老人近400人,男女各占一半。但参加各种文体活动时,大妈是绝对的主力,很多大爷至今也没能走出家门。为了帮大爷们迈好这第一步,社区居委会鼓励百花艺术团吸纳更多的男老人参与,希望更多的大妈通过 “拉、帮、带”的方式,让身边的男老人走出家门。此外社区居委会逢年过节还经常组织大型活动,吸引大爷们的关注。“我们倡导的是让老年人走出家门,都能参与到健身活动中来,并不要求这些大爷们有什么特长。”百通花园社区将在 “五一”和端午节组织文体活动,希望有更多的大爷能够主动参与。
退休后要重新定位自身角色
凡敬心理研究院的陈雷院长表示,社区文体活动“阴盛阳衰”,跟男女老人的性格特征有很大关系。一般来说,女老人比较感性,爱热闹,男老人比较理性,更喜欢安静,所以,很多大妈愿意跳广场舞,很多大爷愿意在公园下棋,这些爱好无所谓优劣。但老人如果长时间“宅”在家里看电视或者上网,与外面的社会脱节,对他们的身体和精神都会有负面影响。从心理上说,老人会有很强的孤独感,觉得不被关注,甚至会产生抑郁情绪。
一些男老人不愿意走出家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对退休后的生活不适应。大妈比大爷早10年退休,也就多了10年时间来适应退休后的生活。大爷从单位退休后,对社区邻里关系会不适应。尤其是工程师、会计师等高级知识分子,他们退休后,以往的工作成绩都被清零了。他们没有打牌下棋等爱好,也不愿意放下面子去跳广场舞,才会宅在家里。
陈雷建议,大爷们退休后要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参与到社区活动中来,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在这个过程中,大妈要发挥领路人的作用,将老伴领出家门。社区居委会也可以发掘一些更适合男老人的活动,比如组织社区讲坛等,让一些高级知识分子发挥余热。
[编辑:光影]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