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世界读书日”,岛城多家实体书店和购书网站都推出促销活动,不少岛城市民走进书店购书。“老年人是读书意愿最强的群体之一,但相当多的老年人却因为年老眼花或者患病,没办法进行阅读。”昨天,青岛早报和洛阳路街道办事处商丘路社区居委会联合组织公益活动,邀请140多名小学生和100多名大学生参加,到社区宣传“世界读书日”,并走进老年人家中,作为志愿者为老年人读书。
半数受访老人每天阅读超3小时
“我们这些老年人上了岁数,最大的爱好就是在家里喝喝茶,看看书。”昨天,记者走访了重庆中路、洛阳路附近多个社区和岛城多家老年公寓,采访了63名年龄在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其中超过一半的中老年人表示,自己将阅读当成晚年生活的最大爱好。他们喜欢阅读的书籍和报刊种类很多,其中新闻时政类书籍和报刊最被老年人青睐。
受访的63名老人中,平均每天阅读时间超过3个小时的就有35人,其中有7名老人坚持每天阅读时间超过5个小时,有两名老人常年坚持写读书笔记和心得。绝大部分老人阅读的都是纸质书籍,只有4名老人用电脑或者手机在网上阅读。“要是哪一天我眼睛花了,看不了书了,每天这么长的空闲时间,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打发。”67岁的孙琦老人说。
73岁老人家中藏书超3000本
昨天,记者走访多家书店看到,选购书籍的市民中有很多老年人。岛城一家大型书店负责人方经理表示,“银发族”是最为稳定的一个读者群,相比年轻人来说,老年人更舍得在书籍上花钱。
73岁的刘复盛老人家中藏书超过3000本,他经常花大价钱购买大部头的文史书籍。刘复盛老人称,自己从小就喜欢读书,但当时家里没有钱,买不了这么多书。他参加工作后就开始买书藏书。现在他每个月的退休工资有6000元,他拿出其中的3000元购买书籍。刘复盛老人称,在自己离开这个世界时,与其留下存款或者房产给儿孙,不如把自己的藏书留给儿孙。
视力下降老人面临读书难
“我这辈子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但读书的时间越长,眼睛花得越快,最近两年我看书都要拿着放大镜。我很担心再过两年,恐怕只能看盲文书了。”已经84岁的钟鑫培老人是一名退休语文老师,他大半辈子都跟书打交道,读书已经成了他生活的一部分,但因为上了年纪,视力越来越差,只能放弃了大部分读书时间。
洛阳路街道办事处商丘路居委会的吴爱华主任称,他们社区内60岁以上的老人1500多人,其中空巢老人超过300人,他们社区的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不仅要照顾老年人的饮食起居,还要照料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社区居委会与周边的大中小学联系,希望有更多的志愿者能到日间照料中心为老年人读书读报,解决他们读书难的问题。
与老人结伴读书
昨天,青岛早报和洛阳路街道办事处商丘路社区居委会联合组织世界读书日公益活动,邀请了长沙路小学140多名小学生和青岛科技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100多名大学生参加,部分大学生和高年级小学生还作为志愿者,前往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或者社区老人家中,为老年人读书读报。
“给社区的老年人读书,对我们志愿者本身也是一种提高,老人们对书籍的渴望,让我们这些大学生志愿者深有感触,促使我们爱上阅读。”大学生志愿者孙雪飞坚持为社区老人读书已经两年多了,他告诉记者,社区里需要帮助读书的老年人很多,但每周能抽出时间来读书的志愿者很少,他们现在只能采取读书沙龙的形式,挑选一本老年人喜欢的书籍,同时读给四五名老人听。孙雪飞希望有更多志愿者走进社区或者老年公寓,让那里的老年人也能享受阅读的快乐。(记者 黄飞)
[编辑:帛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