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杨家是即墨五大族之一 共出过1名知府12名县令

2016-06-03 08:17:40
作者:宫岩
责任编辑:夜楼

\

在即墨五大望族(周、黄、蓝、杨、郭)中,杨氏是极有影响的书宦世家,光清同治版《即墨县志》就收藏了30多部他们的诗文集 。从明初到清末的400余年间 ,杨氏家族共出过13名举人、4名进士(含举人),1名知府、1名通判和12名县令。虽不绝于仕途 ,却少有居高位者。但这丝毫没有影响杨氏远播的好名声,这都是因为他们的存在:杨良臣单骑抚“寇”、杨盐不媚上官、杨遇吉乞兵解围即墨城……这些杨氏族人的故事,至今令人钦佩。

书宦世家杨氏祖上是当兵的

即墨杨氏,为“胶水公”之后。“胶水公”是谁?即墨市博物馆原馆长、中国当代文博专家江志礼在《即墨杨氏》一文中介绍说:“胶水公者 ,浙江秀水(嘉兴)人,宋神宗时为胶水县(今平度)儒学教授 ,因事至即墨,爱其山川蕴藉,遂举家徙居县北灵山之阳,旧称三官社山前杨家,今为北安街道办事处林戈庄村。到了明代宏治年间,经杨良臣稽考,确定元至正年间的杨官为他们的一世祖。”

虽然杨氏是书宦世家,但想必很多人都想不到,他们祖上是当兵的。原来,在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族中有杨孝虎者需补军伍,因年老难以充任,杨钧道之子杨得玉看他太可怜便替他入伍。当时杨得玉已经有四个儿子,为了照顾年迈的母亲,他将二儿子杨荣留在家里,带着其他三个儿子去了铁岭卫(今铁岭)。

不管是军籍杨家还是民籍杨家,其实在之前的这些年中并没有太出彩之处。不仅如此,在明洪武末年,即墨杨氏还出过一次大事。当时杨家到南方运桑,不料在扬子江中翻了船。为了赔偿,杨氏家族付出沉重负担,男女被卖了20余口,桑银追赔长达30年,直到洪熙元年(1425年)才得以赦免。这30年,严重影响了杨氏家族的发展。

看到这可能有人会觉得奇怪,既然如此,杨家是如何成为即墨五大望族之一的呢?家族的兴旺发达应该感谢五世祖杨泽。《即墨杨氏》中有这样一句话:“杨泽,字惠民,少年为贾,继弃贾力学,成化四年(1468年)成岁贡,出仕北直隶武邑县(在河北省)县令。自杨泽而下,书香旺盛、瓜瓞绵绵,加之与周、黄、蓝、郭等诸族的联姻融合,成为名副其实的显门望族。”

家族联姻,是那个年代最常见的强强联手。纵观杨氏家族的发展,像这种方式的强强联手其实并不少,十世祖杨进吉是明朝兵部尚书黄嘉善次子、刑部郎中黄宗瑗的门婿,十世祖杨连吉是明朝国子监祭酒周如砥长子、广东南雄府知府周燝的门婿,十一世杨和鼎是明末铁面御史黄宗昌长子、清浦江县令黄坦的门婿,还有杨盐的孙女是黄嘉善四子、书法家黄宗臣的妻子。

杨良臣单骑抚“寇”

诗书传家、积学力行,这是杨家的祖遗门风。在清同治版《即墨县志》中,收藏他们的诗文集就多达30部。在整个杨氏家族中,文化方面的主要代表人物还是六世祖杨良臣。

杨良臣(1461~1528年),字顺卿,号南庄,即墨城里人。在《莱州府志》中是唯一一个被列为“孝友”的人。为什么有如此赞誉?因为两件事:青年时,父亲杨泽生病卧床,杨良臣昼夜奉侍,毫不懈怠,为了让父亲欢心,还将家产全部给了两个胞弟,以示孝友。对父亲如此,对他的老师更是如此。他的老师莱阳人宋琮是河南灵宝县令,死于任所,但老师没有儿子,杨良臣就往返5000多里,护送老师的灵柩归葬故里。

杨良臣重孝道重情义。在他入仕后,更是为百姓鞠躬尽瘁,甚至敢单骑抚“寇”。即墨市史志办史料显示:“1499年(明弘治十二年),杨良臣考中戊午科举人。初授山西太平县令,为政宽厚,爱护百姓,因而社会安定,人民乐业。后调任山西泽州黎城县令。其时,山西连年灾荒,民不聊生,百姓纷纷揭竿。明嘉靖二年(1523年),潞城县人陈迁聚众于青羊山,打家劫舍。山西巡抚命杨良臣领着兵民前往‘剿灭’,杨良臣鉴于百姓饥寒所迫,不得已铤而走险,便单骑入青羊山,向陈迁等讲明利害,劝说其率众各归乡里。明嘉靖四年,桑梓镇民众因同邻镇争市引起纠纷,双方五六千人械斗。杨良臣亲赴现场进行说服,最终化解了矛盾。”

只是,他却因一次意外得罪了人。“明嘉靖六年(1527年),潞州州判王正宗赴任路过黎城县,恰逢杨良臣外出,没能很好接待,引起王正宗不满,便诬称杨良臣与贼寇有勾结,不用兵进剿。他一面奏报朝廷,诬陷杨良臣接受反民贿赂,一面报请山西巡抚发兵对以牛聚财等为首的聚众造反者进行镇压。没想到官兵大败,两位知州被俘。不得已,山西巡抚只好再派杨良臣前往规劝。他三次只身往返农民军驻地,阐述利害,使牛聚财等解散队伍,还乡归农。”嘉靖帝闻其忠勇,褒曰“忠勤可嘉”,提升为太原府通判(官名,在知府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仍留军前。

可惜的是,杨良臣的仕途也就到此为止了。因为他功绩高出知府,受到上官和同僚的排挤,使他终任通判不得升迁。嘉靖七年(1528年),杨良臣死于任所。即墨城南曾有为他和其子杨盐树立的“世步青云坊”。

杨盐不媚上官被诬陷

父亲如此优秀,作为杨良臣的儿子自然也是“龙生龙”,尤其是第三个儿子杨盐。杨盐(1523~1621年),字尔贡,号炼庵,自幼聪敏,四岁就能诵诗,14岁时不仅文章有成,且洞晓声律,在县内颇有名声,人称“才子杨三爷”。关于他,有这样三件事:

即墨市史志办史料显示,杨盐任吉州(今江西省吉安)学正时,重视教育,鼓励读书人上进,使地处僻壤的吉州士风大变。当时,吉州连年灾荒,杨盐看见逃荒饥民饿死在荒郊,便写了《流离叹》呈上以劝赈。没想到,这篇文章感动了朝廷,争取来了赈灾粮,使吉州百姓得以活命。当他要离开吉州时,百姓们攀辕号泣,车都走不动。

杨盐工作做得好,朝廷有奖金,但这些奖金他都用在赈济贫苦百姓和填补前任所留库府亏空上。比如治漕河时,突然听到船上有人嚎啕大哭,一问才知道原来是一应戌者迫于生计不得已卖掉了自己的四个子女。杨盐二话没说,马上掏出钱来帮她赎回了孩子。

父亲杨良臣不屑官场潜规则,杨盐也是如此。一次,巡仓御史杨鸣凤来到沛县,县令杨盐事前不知,并没留在县衙迎候,惹得杨鸣凤心里不快,后来杨鸣凤又向他索要银子碰了钉子。为此,杨鸣凤怀恨在心,便捏造罪名参奏他。杨盐遭此诬陷,便回了老家即墨。沛县士绅百姓数千人赴北京告状,为杨盐申冤,杨盐也上疏朝廷,申明原委,使不实之罪名得以昭雪。虽然还了清白,但自此杨盐也远离了官场。回老家后,他住在“味道楼”,宴友吟诗,琴书自娱,著有《味道楼集》。值得一提的是,杨盐尤善书法,运笔结体龙跳虎卧,自成一体。其大字遒劲飞动,旧时莱州的“褒厘云朔坊”、“纶褒坊”和即墨县治前的“山海名邦坊”都是他的墨迹。

杨遇吉乞兵解围即墨城

杨氏家族第三位代表人物是杨遇吉(1613~1681年),他曾乞兵解围即墨城。我们还是看看江志礼是怎么说的吧:

杨遇吉,字晋生。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李自成攻占北京,各地农民军纷起响应。即墨城黄家的仆人郭尔标联合朋党围攻即墨城,即墨县令仓惶逃走。城内黄宗昌纠众固守,杨遇吉与二弟杨进吉坚守南门。城外农民军扎营20余座,连绵百里之外,围困即墨城达两月之久。

要想解围只能搬救兵。杨遇吉带能骑者共23人直奔莱州府。9月23日夜,趁微雨天黑,他们佯装出东门,在吸引了围城的农民军后,迅速从西门冲出。行至小李村,按约定信号,鸣炮告知城内突围成功。第二天至泉庄,没想到遇到了农民军,杨遇吉见当中有军械不整者,便机智地呵斥,农民军误认为是大头目游巡到此,赶紧让路。到了灵山,又遇到一个农民军把总拦路盘查,杨遇吉趁他不备杀了他,并将23骑分散为疑兵吓退农民军。两天两夜后到了莱阳境内,才知道这里已经改朝换代了。

杨遇吉想,反正满清兵也是镇压农民军的,便哭诉求助于新道院丁某,就这样请来万余清兵,解了即墨城之围。

杨遇吉在前后10天内,率23骑孤军深入,环绕胶东数百里,经大小十余战,最终搬来清兵解即墨之围。这对一个非行伍出身的人来说是个奇迹。清顺治二年(1645年),已擢升为巡抚的丁某巡海至即墨,感其当年搬兵解即墨城围之举,招其出仕,杨遇吉以母老弟幼不忍离家固辞不就,殁后阖邑以“孝义”旌之。

叔侄六人创造最后辉煌

就这样,杨氏家族日渐壮大。清雍正、乾隆年间,杨氏十二世和十三世创造了家族的最后盛世。十二世杨琬是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举人,湖广总督郭琇的门婿。他好学不倦,但不愿做官,教子有方,三子先后成名。长子杨士鉴,是清雍正二年(1724年)进士,先后任温州、思州府知府,所至皆以“廉能”称,著有《华峰集》。二子杨士钥,雍正四年举人,出仕辽宁建平县令。三子杨士鏻 ,乾隆七年(1742年)进士,出仕福建南靖县令。十三世杨瑸之子杨士绍于乾隆十年成进士,出仕山西介休县令,杨士钿于乾隆十二年成举人。

这叔侄六人在20余年里先后成举人,其中3人又中进士,1人做了知府,3人做了县令,杨氏家族达到荣耀的顶点。此后,杨氏家族逐渐平淡下来,已不再具有往昔的风光了。

现在,我们只能用下面这些数字来印证即墨五大望族之一的杨氏家族曾经的辉煌:明清两季,杨氏家族共出过13名举人、4名进士(含举人),1名知府、1名通判和12名县令。书宦世家当之无愧!城市信报/信网记者 宫岩

[编辑:夜楼]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6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