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为城镇居民提供全面保障,保险公司根据实际生活中的各种需求,设计出很多人可能听都没听说过的保险,比如“熊孩子险”、“古力盖险”、“电梯乘坐无忧险”……,在7月8日全国保险公众宣传日,记者联系到中华联合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非车险部负责人黄红蕾,她盘点了保险当中颇为“奇葩”的险种。
“熊孩子”监护人责任险
如今,家长在孩子成长的初级阶段多忙于工作,有时难免对孩子的看管和教育上有所疏忽。儿童天性好动也很容易引发不小的“事故”,比如踢坏了邻居家的玻璃、打伤了小朋友的头、刮花了停车位的车……诸如此类的各种”闯祸”造成对他人财产或人身的伤害,给大多数家长带来烦恼和麻烦。针对这种情况,保险公司推出“熊孩子”监护人责任险,通俗讲,就是保险公司为熊孩子的调皮行为所产生的后果买单。
保障范围:
1、主要保险责任:被保险人的被监护人因过失造成的第三者伤亡或财产损失,依法应由被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时,保险人根据保险单的规定负责赔偿。
2、适应人群:家有“熊孩子”的监护人
3、承保举例:被监护人是未满18周岁的“熊孩子”,保障期限12个月,年交保险费在30~60元,保障金额为10~60万元。
事件背景:
2015年11月20日晚,深圳龙岗爱联爱新小区内54辆私家车被4名熊孩子,不同程度刮花 ,车身上刻画着五角星、圆圈等图案。4个划车小孩最大不超过10岁。监控显示,4名孩子似乎在比赛谁刮花的车辆多,拿着石块一路划了过去,53辆私家车都是在这5分钟内被刮花的。因该事件中“熊孩子”属于未成年人,因此家长对划花的车负有民事赔偿责任,需要赔付15万元。如果家长承保了中华保险的监护人责任保险,熊孩子造成的第三者财产损失就可以向保险公司索赔,保险公司为家长分担了意外的风险。
精神病人监护人责任险
有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国内约有1600万重型精神障碍患者,其中我市就有重型精神障碍患者2.38万人。根据医学跟踪的数据显示,约10%至20%的重型精神障碍患者具有肇事肇祸倾向。而如果由此产生的伤人毁物造成的经济损失谁来赔偿,形成的社会矛盾和邻里纠纷如何解决?针对此问题,引起保险行业的高度重视。
保障范围:
保险期间内,对具有某区市户籍且居家治疗休养的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情况下对第三者造成的人身伤亡或财产损失,依法由被保险人承担的经济赔偿责任时,保险人根据保险单的规定负责赔偿。通过政府出资投保,来解决生活困难的重症精神病人伤人后的赔偿难问题,减少社会纠纷。
适应人群:精神病人监护人
承保举例:每人每年交保险费120元,可获得最高300万元的赔偿。
事件背景:
2014年6月16日早上,在原四方广济精神残疾托养中心治疗的陈某(男,30岁,患偏执型精神分裂症)跑回家中,应家属要求,托养中心3名医护人员到该家中处置。期间,陈某突然持刀行凶,致 1名医护人员死亡,2人受伤,后该逃出家中。8时50分左右,警方接报后,立即组织警力前往处置,经多方搜寻,在胶州路市立医院将其控制抓获。[编辑:光影]
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