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大珠山隋唐石窟印证海上丝路 曾有新罗侨民社区

2016-07-22 09:15:14
来源:青岛早报
责任编辑:光影

延伸>>>

大珠山曾建99座石窟

“大珠山周边已经发现的现存石窟共有3处,除了峡沟西山石窟和石屋子沟石窟外,另一处是峡沟南山石窟,位于峡沟村南侧的现青岛市明天中学院内小山顶上。石窟在一块东西长6米、南北长4米、高约6米的巨石上开凿,和前两处石窟为同一时期。”翁建红介绍,石窟内壁浮雕螺髻佛造像21尊,但这处石窟在文革时遭到破坏,造像全部被凿掉。

“根据我们收集的资料,相传大珠山麓有99座小型石窟造像,都是隋唐风格,并各有细别。”翁建红介绍,大珠山不仅风姿独秀,景致迷人,而且还有众多的文物古迹。尤其自隋唐以来,佛教盛行,不少人进山兴建寺庙,镌凿石窟造像,为今日留下许多珍贵遗迹,这些石窟造像多为高大岩石凿空而成,有浮雕佛像等,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其实用现在的思维看,这些石窟多可能是隋唐时期富有的人家或外来人,找到一处合适的石头,凿出‘石屋子’,然后雕刻上自己信奉的佛像,作为个人或家族祭祀的地方。”毛文山推测,这些地方开凿之初应该不是属于公共的,而是属于私人的,到了后期,随着时代变迁,成为一个村或一个区域信奉佛教人的活动空间,一直流传至今,还有附近村民在特定的宗教节日来做一些祭祀活动。

翁建红介绍,除了这些佛教石窟,大珠山主峰大寨顶的北面有一座石门寺,建于金大定五年(1166年),石门寺位于山坳,寺内多竹,中有塔林,在寺内观山,大珠山峰顶巨石就像一尊大佛端坐,东侧一小石僧正向大佛叩拜,惟妙惟肖。大珠山南端濒海处,有湘子门、南天门、阎王鼻子等名胜,还有女儿石、老鹰石、鳖儿石、和尚石等景点。

\

考证>>>

佛教石窟印证海上丝路

据《胶州志》记载:珠山石室在大珠山之阳,悬山腰间,东瞰大海若在足下。另有《齐乘》云:晋永嘉陈仲举隐此仙去。石室临涧,原有铁板桥为出入通道,但现在已荡然无存。在凿有石室的绝壁之下有一“麻衣庵”。在湘子门侧有帽子峰,上有徐庶庙,传说三国时徐庶曾隐居于此。庙虽小但名气大,引来八方香客前来朝拜。

由于大珠山名胜古迹较多,所以古今常有游人至此。在大珠山山顶也有佛教的“石屋子”,各朝各代文人也留下了不少刻石和手迹。据 《大朱山考》载,汉末崔季珪从海上来过此山,并作有《述初赋》。《胶州志》载,胶州王间,诸城刘翼、李澄中等人都到过大珠山,王间还为大珠山留下不少诗篇。掖县人孙镇也曾为大珠山赋诗多首。清代江南政使法若真曾游大珠山并在庵内读过书。

“联系诸多与佛教相关的遗迹,以及众多历史名人在大珠山上留下的墨宝,就能看出这个地方在古代是个繁华之处。”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林玉海说,石窟内的浮雕造像偏向印度风格,极有可能是外地僧侣传教留下的印迹,联系青岛的地理位置,日本和朝鲜以及南方的印度,均可通过海路到来,这为考古人员研究东方海上丝绸之路文化提供了实物依据。

关键词:古港

探访>>>

大珠山古港湾是唐朝大口岸

大珠山濒海,附近曾有一处古港湾,在隋唐时期最为发达,是一个“出海口”。虽然有诸多文字佐证,但在今天,经过考察,这里已经没有了古港湾的痕迹。考古专家根据众多资料考证,大珠山古港湾的大概位置在大珠山入海处以西的龙湾和与之相连的古镇口湾之间。“这片海域呈东南向敞开状,南北宽约6海里,湾内海水最深达14米,可避偏西风和偏北风,是一处极便于古代大型船舶停泊和起航的天然港湾。”林玉海说,唐代大珠山港湾离密州板桥镇(今胶州)不远,是属密州板桥镇所辖的优良港湾。

在青岛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所的专家和青岛早报记者对大珠山古港湾实地考察前,考古专家翻阅了一些文史资料,许多关于大珠山的文字,都与当时的青岛古海上丝绸之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大珠山古港湾曾是唐代密州板桥镇口岸之外又一处通往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重要口岸。日本著名僧人圆仁的 《入唐求法巡礼行记》和曾经入唐留学为官的新罗(今朝鲜)著名文学家崔致远的诗文中,都有对唐代大珠山港湾的记述。

“唐代大珠山附近有许多新罗侨民社区,如今,虽然历史的印迹已难寻觅,但从历史的角度重新审读挖掘,仍然能感受到当年的繁华情景。”林玉海根据众多史料,对这段历史进行了总结,唐朝建立之初,朝鲜半岛处于新罗、百济和高句丽三国鼎立的状态。高句丽在朝鲜半岛北部,百济在朝鲜半岛西南部,而新罗则位于朝鲜半岛的东南部。新罗常常受到来自北、西两面的夹击,处境比较困难。为此,新罗国确立了交好强大的唐朝借以制约高句丽和百济的国策。

林玉海介绍,公元621年,新罗国王派遣使节首次朝贡唐高祖李渊,开始了持续数百年的两国友好往来。因当时朝鲜半岛北部和西部是高句丽和百济,所以新罗和唐王朝便开辟了由朝鲜半岛南端通往密州板桥镇和海州 (今连云港)的航线。因大珠山港湾位于密州板桥镇与海州之间,便很自然发展壮大起来,在历史上为青岛海上丝绸之路留下了厚重的文化印迹。[编辑:光影]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6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