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市政务服务管理办:让市民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

2017-12-17 16:58:02
来源:青岛日报
责任编辑:光影
\

市政务服务管理办主任 陈立新(杨志文/摄)

原标题:市政务服务管理办:让市民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

市政务服务管理办主任陈立新向市民作报告:

2017年,市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公室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各项决策部署,牢牢把握“走在前列”的目标定位,优化审批流程,规范交易秩序,圆满完成全年各项工作任务。预计截至11月底,全市共完成行政审批及相关服务业务近629万件,接待办事群众近660万人次;共完成各类公共资源交易业务7700余项,交易金额近1700亿元。主要工作汇报如下,请各位市民代表评议。

一、年度业务目标完成情况

今年,我们围绕打造“环节最少、流程最短、成本最低、效率最高、服务最优”的政务服务体系,制定一系列改革便民举措,让群众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

(一)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一是大力推行网上审批,让企业群众“最多跑一次”。作为国务院确定的“互联网+政务服务”试点城市,我们在全国率先建立全市统一的网上审批平台,实现审批业务“一网通办”。在全市推进审批事项“立即办、当天办、网上办”,提高行政审批服务效率。目前,市大厅审批服务事项实现“立即办、当天办”比例达到50%以上,100%审批事项实现企业群众“只跑一次腿”,40%审批事项可实现企业群众“零跑腿”。前三季度,我市许可事项外网申报量占全省外网申报总量的61%,在全省遥遥领先。

二是全面开展统一制发证,实现业务办理“足不出户”。在全国同类城市中率先设立大厅制证中心,建立全市统一的证照制发系统,统一打印审批证照,并通过快递免费送给办事企业和群众。目前共统一制作打印审批证照1.5万余个,快递免费送证8500余件,从业务申请到收到审批证照,企业群众“足不出户”就能办完全部手续,进一步破解审批放权“最后一公里”难题。

三是不断创新审批方式,逐步实现审批服务事项“同城通办”。利用微信、手机APP、人脸识别、自助服务等新型媒介,创新审批事项申报办理模式,让办事群众可以任意选择方便的模式进行事项申报。选择部分事项在全市范围内进行试点,办事群众可就近选择审批大厅申请办理其他大厅的业务,逐步实现全市审批服务事项“同城通办”。

(二)推行行政审批全流程改革,让流程更便捷,让群众好办事。

一是时限更短,推行建设项目“大容缺、大并联”。在2013年全国首创建立重点项目审批绿色通道,重点项目审批平均提速50%的基础上,今年,为进一步加快建设工程项目审批速度,我们学习借鉴广州等城市先进做法,制定了《关于进一步优化青岛市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流程的工作方案》,扩大实施“容缺受理、容缺审查”工作模式,取消了31项前置审批条件,减少了19个审批环节,容缺了50项申请材料,全市建设工程项目审批再提速50%以上,政府投资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总时间从92个工作日压缩为44个工作日,提速52%;社会投资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总时间从69个工作日压缩为29个工作日,提速58%,达到全国领先水平。7月22日至24日,国务院第四次大督查第九督查组来我市督查期间,随机抽查了全市5个建设项目,审批时限全部按承诺时限完成审批,平均审批时限远远低于承诺时限,得到了督查组的肯定。

二是服务更细,推行重点项目“保姆式”服务。在全市范围内实行重点项目代办帮办服务,开通重点项目“绿色招标直通车”,从项目立项、招投标到竣工验收各个环节提供“保姆式”“店小二式”全程免费服务,组织召开青岛地铁、胶东国际机场、青岛中学等50余个项目专题会议,帮助项目单位解决审批及招标难题。特别是多次协调市经信委、青岛海关等部门,为投资上百亿元的青岛港、青岛海业油码头等项目办理了原油仓储经营批准证书,为企业减少了因项目停滞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得到了项目单位的一致认可。

三是覆盖更广,建立中介服务“网上超市”。为进一步提高中介机构服务效率,我们将涉及建设项目审批的497家中介机构纳入网上中介超市管理,有效解决了社会反映强烈的中介服务脱离审批流程监管的问题,既大幅压缩了审批时限,又节约了大量的财政资金。自建立以来,已有144个建设项目通过中介超市竞价选取中介机构,共计节省财政资金517万余元,资金节省率达49%。

(三)加强对权力运行制约监督,让监管更精细,让群众不添堵。

一是探索实施审批服务“一窗受理、受审分离”。为全面提升审批服务效率,作为国务院、山东省“一窗式”改革试点城市,我们研究制定了我市“一窗式”改革实施方案,年内在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设立综合受理、集中审批、业务咨询和统一出件功能区,由原本的多个窗口递交申请材料改为统一窗口递交,破除“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顽疾,初步建立了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统一窗口出件的审批服务新机制。

二是努力实现公共资源交易“全程监管”。对公共资源交易全流程进行梳理,确保每个环节、每项工作都有“流程”、有“标准”,对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服务态度、廉洁情况进行全流程监管。将市内三区公共资源交易大厅整合为市公共资源交易大厅的分大厅,其他四市三区交易机构整合为市级分支机构,初步完成了全市统一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构建工作。完成了政府采购项目行政监督职能的移交工作。利用科技手段遏制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加快推进全市统一的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平台建设,预计年内可上线试运行。大力处罚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实施行政处罚46起,累计处罚金额245万元,2名评审专家暂停12个月评审资格,8名评审专家暂停6个月评审资格,6家代理机构被考核扣分。通过全流程监管,在有效遏制围标串标等违法违规行为的同时,每年可节约财政资金40余亿元,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三是加快构建公共资源交易“诚信体系”。按照国家、省、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与市工商局等部门签订了《关于对失信企业实施协同监管和联合惩戒合作备忘录》、与市税务等部门签订了《青岛市对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实施联合惩戒措施和合作备忘录》,在全省招投标领域率先建立严重失信行为联合惩戒机制,对被人民检察院列入行贿犯罪档案、人民法院列入失信执行人等五类严重失信法人或其他组织,限制其参与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活动,让守信者一路畅通,让失信者寸步难行,促进了市场主体依法诚信经营,维护了市场正常秩序。

在去年三民活动中,我办从网络及会场收到市民代表“简政放权、简化各项流程、更好地服务市民的建议”等9条建议案,经过认真研究并积极办理,全部办结完成,得到了市民代表的认可。这些建议中的很多好的思路想法,我们积极借鉴吸收,纳入了我办2017年的工作部署中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存在的问题

一是“网上审批”的深度广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网上审批系统建成升级后,外网申报数量仍然较少。分析原因,一方面是我们宣传力度不够大,“网上审批”在企业群众中知晓度不高,另一方面部分部门仍使用部门专网,未使用审批系统办理业务。

二是社会各界反映审批慢、审批手续复杂的呼声仍比较强烈,个别部门厅外循环、厅外预审,个别工作人员服务态度生硬的问题仍然未能杜绝,严重影响了审批效率。

三是在公共资源交易领域,各种违规交易从场内向场外转移,方式更加隐蔽,监管难度加大,信息化监管手段亟需创新提升。

三、明年工作打算

一是进一步深化“一窗式”政务服务改革。在试点成功的基础上,在全市范围推行“一窗式”改革,建立“一窗式”综合受理业务管理系统,实现跨部门、跨层级的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审批服务效率。

二是进一步优化招商引资项目审批流程。全面推行容缺预审查、规划指标承诺、评估评审前置、全链条审批菜单、全程代办帮办等审批服务方式,压缩招商引资项目审批时限,促进招商项目快审批、快落地、快开工、快见效益。

三是进一步推动行政审批提速增效。进一步完善全市审批平台功能,建立审批材料电子存储库,实现审批材料统一存储、互通共享,不断提高网上办理深度和办件量。创新审图服务方式,建设全市统一的联合审图平台,探索建立“网上报、联合审、不见面”的审图新模式,实行联合审查、并联审图、限时办结、审查意见同时出具,缩短审图周期,提高建设工程项目审批效率。

四是进一步加强公共资源交易综合管理。进一步扩大公共资源交易统一交易范围,逐步将土地使用权和矿业权出让、国有产权交易等项目纳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统一运行。完善公共资源交易信息平台功能,做好同国家、省级电子交易公共服务系统互联互通的准备工作。建立全市统一的评审专家及中介服务机构考评体系,对评审专家及代理机构实行市、区一体化考核,统一公布记分情况、统一实施联合惩戒。全面推行公共资源交易服务标准化建设,构建更加公开透明竞争开放规范有序充满活力的公共资源交易平台。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光影]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