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元宵节只能吃元宵?即墨人爱吃超萌“圣虫”

2017-02-08 17:09:25
来源:齐鲁晚报
责任编辑:帛幼

\

\

胶东部分地区,在正月十五元宵节这天都有供奉“圣虫”面塑的习俗,寓意来年粮食丰收,生活步步高升。从正月初七开始,即墨移风店镇大坝村56岁村民李美云就开始忙碌制作“圣虫”面塑对外出售,平均一天能做1000个形态各异、惟妙惟肖的“圣虫”,附近许多村民都慕名前来购买,销量供不用求。

“圣虫”是胶东半岛一些地区每年在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必做的一种重要的面食,取其“剩”,“升”之音,寓意来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满仓,生活美满日子步步高升。“你看,这是‘钱龙’,这是‘圣虫’……”8日,在即墨移风店镇李美云的馒头店里,整齐摆放着许多形态各异、栩栩如生的“圣虫”面塑,附近许多村民正在挑拣购买。

\
\

记者看到,李美云制作的“圣虫”形状不一,有蛇,刺猬,猪,金蟾等形状,“圣虫”用红颜色点染描画并用红枣、黑扁豆或黑豆点缀上舌头和眼睛形象非常逼真。李美云介绍,“圣虫”是正月十五祭祀供奉的吉祥物,大的供在财神和灶神的祭案上,小的放在面缸或粮仓里,祈求来年生活富足美好,粮食丰收用之不尽。

\

“‘圣虫’制作跟馒头差不多,和面、发面、揉面,将面团揉成粗条状后然后盘起来,再用剪刀剪出背刺,用黑扁豆粘在头部两侧做眼睛,在在头部中间横剪一刀成嘴巴, 塞入一片枣片。”56岁的李美云说,做好后将“圣虫”放入大锅中蒸,出锅后再用红颜料点缀,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圣虫”就制作完成了。

对于“圣虫”面塑从何时开始兴起制作,现在就连当地上了年纪的老人也说不清。李美云说,“圣虫”制作历来悠久,在她年轻的时候,正月十五前两天几乎家家户户都做“圣虫”,而她也是跟着父母学会了制作“圣虫”,如今她坚持制作“圣虫”面塑已经30多年了。现在每年从正月初七开始,她的馒头店里就开始忙碌制作“圣虫”,一直做到正月十四,平均一天能做1000多个“圣虫”,由于她制作的“圣虫”形态逼真,吸引附近许多村民前来购买供不用求。

\

但是,如今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许多年轻人不愿学习“圣虫”制作手艺。“我儿子现在宁愿出去打工也不继承这个行当。”对于“圣虫”制作工艺的传承,李美云略显忧愁。如今她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将这个祖辈留下来的传统技艺世代传承下去。记者从即墨移风店镇政府了解到,为了保护传承“圣虫”制作工艺,当地也打算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

相关链接:“圣虫”的传说

对于“圣虫”的来历,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个美丽的故事:从前,有一户家境富裕的人家在寒冬腊月娶亲。在路上,有一只神虫冻得哆哆嗦嗦,新娘子见它可怜,便把它抱起来藏在怀里取暖。抬轿的8个壮汉在路上感觉轿子越来越沉重,左肩换右肩,好不容易把轿子抬到新郎家。

众人喜气洋洋地把新媳妇迎进新房,而新娘却惦记着怀里的神虫,忙追问婆婆粮囤在哪儿。婆婆心里十分欢喜,认为新媳妇能持家、会过日子。婆婆就领着媳妇挨个粮囤转了一圈,新媳妇趁机把神虫放到粮囤里。后来这村子闹饥荒,新媳妇劝说婆婆开仓三天,救济全村的人们。让全村的人到粮仓取粮食,能取多少取多少。因此,全村人都得救了。

三天后,新媳妇领着婆婆到粮仓一看,粮囤里的粮食丝毫未减。原来,神虫为了报答新媳妇的救命之恩,把粮囤又给填满了。从此,人们为了纪念神虫,也为了祈愿五谷丰登、风调雨顺,每逢新婚、春节等喜庆日子之时,人们都要用面粉做成神虫的样子放在粮囤里供奉,并称其为“圣虫”。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宋祖锋

[编辑:帛幼]
精彩美图 更多 >>

分享到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7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