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智慧垃圾回收箱受老年人欢迎 遛弯稍带着投废品

2018-01-25 09:31:14
来源:青岛日报
责任编辑:光影

原标题:青岛智慧垃圾箱“满月”:老年用户多,日投三四次

居民刷卡开箱,将废旧物品投入箱体后,机器便会自动称重,通过IC卡结算返利,可到指定超市刷卡消费。去年12月中旬,青岛首个智慧垃圾分类回收箱在海伦路街道试点运行,拉开了青岛市智慧垃圾分类回收行动的大幕。

塑料瓶、旧衣物、旧书本等可回收物在家门口就能分类回收,回收价格高、操作方便、称量精准让不少居民在试点运行首日就尝到甜头。时隔一个月,智慧垃圾分类箱的命运如何,垃圾分类的思想是否潜移默化为居民习惯?

QQ图片20180125075828.jpg

▲公益环保箱里塞满废旧电池等有害垃圾

日均回收近200公斤,垃圾回收率达40%

智慧垃圾分类回收箱由三部分组成:一是公益环保箱,用于投放电子垃圾、过期药品等有害垃圾;另外两个则是废品回收箱,主要分为塑料瓶、衣物、纸张回收三个投放口。24日,记者来到海伦路街道实验小区门口,透过公益环保箱投放口看,箱内已塞满了废旧电池、网线和灯管,废品回收箱的箱体除了标明回收价格外,比之前多了简洁易懂的“操作流程”。记者还注意到,目前,每个投放口一侧都贴上了二维码,忘了拿卡的居民可通过微信扫码绑定“智慧卡”,完成积分兑换。

QQ图片20180125075833.jpg

▲居民将塑料瓶投入垃圾回收箱。

QQ图片20180125075837.jpg

▲居民可定点刷卡消费的超市。

记者随机采访了十余名附近的居民,仅有一位30岁左右的年轻妈妈表示“知道这个卡,但没时间去办”,一位50岁左右的老人表示“已经办了卡,但还没用过”,其余的居民则都使用过,并对回收箱大为称赞。“以前家里的废旧纸箱子攒着,要么等着小贩上门收,不仅占地方,有时候还会缺斤短两;要么自己用小推车送到废品回收站,太费事。现在有了智慧回收箱,每天早上出门买菜或晚上吃完饭遛弯的时候捎带着就把废品投了,很方便!”家住海伦社区的王珍芳说。

青岛予升汇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是智慧垃圾回收项目的发起者,负责人王晟哲告诉记者,通过积分兑换可培养居民垃圾分类的意识。为了测试回收箱的知晓率和使用率,公司于首批投放点开展封闭测试,即宣传推广至500人注册“智慧卡”,通过对一个月内注册用户的使用情况进行数据分析。王晟哲介绍,后台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回收箱用户中60岁以上居民占55%,40至60岁居民占30%,其余为40岁以下居民。一个月内,每周使用三次以上的用户达220户,所有用户当月至少使用过一次,最多的一人一天能投三四次。“目前,我们一组箱体的日均回收量接近200公斤。按照每户每天产生一公斤生活垃圾量,国家要求回收率达到35%,而我们达到了40%。”

设立分拣中心,做全垃圾处理链条

我国从2000年就开始推广垃圾分类制度,17年间,各地政府针对“垃圾围城”做过多种垃圾分类的倡导与尝试,但是垃圾分类制度始终无法大范围推行,且效果大打折扣,这背后的症结到底在哪里?

“现在很多可回收物的处理不是效能提升问题,而是从0到1的问题,比如废旧纺织品处理,据我所知山东就没有很好的后端处理能力。”王晟哲指出,垃圾处理端“跟不上”仍是垃圾分类制度“滑铁卢”的关键所在。“居民预先做好了分类,但是相关回收部门依然将垃圾合并处理,这样的后期处理直接影响了居民对分类回收制度的信心,造成恶性循环。我们所倡导的分布式垃圾处理解决的就是这一问题。”

QQ图片20180125081402.jpg

▲分拣中心里清运车运回的垃圾正在等待被压缩处理。

华秀霞在安达路和海伦路交叉口处的报亭工作,每天坐在报亭门口张罗摊位的她自然成了回收箱使用的见证者。华秀霞告诉记者,回收箱的回收价格大约是报纸、塑料瓶2元一公斤,衣物0.2元一公斤,纸张1.5元一公斤,比小商贩的高出不少,而且不缺斤短两,平时她就有意识地把废旧物品分类整理好,攒得多便拿过去“换钱”。“每天都有人投,老年人偏多。一般清运的小车傍晚会把箱子清空,遇着投的多的时候一天能清运两三次。”

清运车是王晟哲所提到的“垃圾分布式处理”的一环。据了解,为了避免长途清运和集中处理带来的“二次污染”,王晟哲团队把“战线”拉到垃圾处理后端,在片区建立微型分拣中心,通过垃圾清运车分类运输回收的废旧物品,再送至分拣中心进行分类压缩,处理好后由相关原材料合作企业拉走。“前天,我们在海伦路街道又投放了5组回收箱,每组回收箱都有‘箱满’提示。下一步,我们将会增加清运车,保证清运能力。”

王晟哲透露,除了街道的分拣中心外,他的团队目前正在进行分拣工厂选址。“我们初步将分拣工厂定在瑞昌路环湾路附近的仓库区。分拣工厂相比分拣中心的功能更为完善,主要是对分拣中心压缩打包的废旧物品进行集中存储,并对其中可二次利用的垃圾进行本地化深加工。”

在王晟哲看来,只有做垃圾处理全链条,才能真正把分布式垃圾处理做到实处,避免项目“滑铁卢”命运。

合作方主动找上门,搭建多赢平台

沿着安达路向北走至拜泉路路口,路东是一家门头不起眼的福惠隆超市,这就是居民可刷卡消费的定点超市。家住附近的王女士提着刚买的鸡蛋和青菜,兴冲冲地告诉记者,“这是上周卖废品得的16元,今天正好用上!”

“最多一天能有十多个人刷卡。”超市店长李密密一边整理货架,一边笑着说,“当时就觉得这个合作挺好的,公司免费给我们配刷卡机,居民变卖了废品后都指定来这里消费,肯定人气比以前更旺了。”

王晟哲告诉记者,目前,团队和再生资源公司合作的赢利仅够维持项目运行的基本开支,以后和各大超市、书店、电影院等的合作将会成为支持项目运行的另一重要力量。据他透露,最近,海伦路街道四方实验小学附近的书店主动找到团队寻求合作,并达成合作意向;海伦路街道相关负责人也在和有关部门积极对接,以期把水电气一卡通付费等和“智慧卡”关联,让居民刷卡消费的朋友圈不断扩大。届时,项目可以依靠再生资源回收和合作方广告投入扩大运营;居民通过项目可以养成垃圾分类的习惯,得到实实在在的现金奖励;合作方则可以通过居民刷卡带动消费,一个多赢的平台应运而生。

“下一步,我们将会在全区推广该项目,还要升级分类回收服务,例如增加上门收取大型家电等。”王晟哲对项目未来的发展充满信心。他说,目前,团队正在和辽宁路街道、中央商务区等片区对接,针对开放小区、封闭小区、写字楼等不同的场景起草对应的投放方式和刷卡合作商。

(青岛日报/青岛观/青报网记者 余瑞新 文/图)

[编辑:光影]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8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