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惊险!筷子插入孩子口腔
前天夜里,1岁5个月的男孩小勇(化名)手里的筷子,竟然成了伤害他的利器。小勇玩耍时不慎摔倒,筷子从他的口腔插入,经过鼻窦直插颅底。昨天早上,经过青大附院专家连夜手术,终于顺利将筷子取出,孩子得以转危为安。专家提醒,春节期间大家忙着走亲访友,很可能对孩子疏于看管,是儿童发生意外的高发期,家长应提高警惕,防患于未然。
孩子连夜转诊青大附院
记者详细了解得知,前天晚上6时,一家人吃饭时,小勇拿着筷子在桌边玩耍。家人一时没有留意,小勇摔倒在地,大声哭了起来,家人把他扶起来时大吃一惊,小勇手里的筷子从他嘴里斜向上插了进去。家人试着活动一下筷子,发现筷子牢牢得“钉”在孩子上颚里,家人赶紧把孩子送到平度当地医院救治。医生接诊后判断,直接取出筷子的风险太大,建议家人把孩子转诊到青大附院救治。
前天夜里11时,小勇被送到了青大附院市南院区的急诊室,正在加班的鼻颅底外科姜彦主任闻讯赶来,与口腔科、眼科、影像科等多学科专家为小勇会诊。颅底CT和鼻窦CT显示,筷子穿破小勇的口腔上颚、鼻窦直达颅底,情况非常危险。昨天凌晨3时,小勇情况稳定后,医护人员开始着手准备手术。
手术95分钟取出筷子
“筷子从口腔插进去简单,但要想顺利拿出来却并不容易。 ”姜彦说,人体头部结构复杂,而1岁5个月大的孩子口腔、鼻腔空间狭窄,手术中要小心地避开大血管,防止因为出血过多给孩子造成更大的伤害。此外,如果筷子戳破颅底,扎进颅内则更加危险。而且木头筷子穿过硬腭有可能导致折断、劈开等,这些不确定因素都大大增加了手术的难度。
“非常巧合也非常幸运的是,就在孩子受伤的当天,我们引进了一套专门给儿童用的手术器械,正好可以给小勇用上。 ”姜彦说,昨天清晨6时15分,这场“磁导航内镜下口鼻颅底异物取出、颅底修补手术”开始,麻醉医生精确麻醉,姜彦主刀为孩子清理异物,取出筷子并缝合口腔伤口,1小时35分钟后手术顺利完成,筷子被成功取出。医生测量后发现,筷子插入孩子口腔到颅脑的长度将近6厘米,而且发生了折断。
术后小勇被送到病房继续治疗,姜彦表示,只要孩子不出现严重感染,后续康复会比较顺利。
【提醒】
春节期间谨防儿童意外伤害
姜彦介绍,青大附院市南院区鼻颅底外科目前是省内唯一一家鼻颅底外科科室,在全国范围内也仅有三家医院设立有该科室。青大附院该科室拥有优秀的气管、支气管异物危重患儿抢救团队。鼻颅底外科每年接诊的气管异物患者多达250到300例,其中筷子插入口腔、鼻腔的患者,从去年2月到现在就已经接诊了3名,包括两名孩子和一名成人,其中一人竟然同时插入了两根筷子。
春节前后是儿童意外的高发期,家长忙着聊天娱乐,常常放任孩子自己玩耍,此外春节期间市民家中常备各种干果、零食,孩子稍有不慎,就可能将异物吸入气管。所有异物中,果冻最为可怕,一旦被误吸入气管,就如同浆糊一样,根本无法完整取出,发生意外的孩子轻则会出现呼吸道感染,重则可能因窒息脑瘫甚至会有生命危险。一旦发生异物插入意外,家长要保持镇定,不能擅自拔出异物,要尽力保持异物不活动,防止发生二次伤害,然后尽快将伤者送往医院。
姜彦提醒,5岁以内的儿童牙齿发育不全,咀嚼能力不强,有幼童的家庭最好不要在孩子可以接触到的地方摆放坚果,也尽量不要把完整的花生、杏仁等大粒坚果直接给孩子吃。
(记者 黄飞 通讯员 陈涛 摄影报道)
[编辑:乒乓]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