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张嗣瀛院士在青岛逝世 曾解决反坦克导弹关键问题

2019-10-08 07:48:23
来源:青岛晚报
责任编辑:亚麦

原标题:“我不是来养老的,而是来工作的”

我国控制科学与系统科学领域教育和科学研究的先行者之一,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学院院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张嗣瀛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10月4日10时42分在青岛逝世,享年95岁。昨天,记者致电张嗣瀛院士生前的秘书,得知他将安葬于青岛,遗体告别仪式定于10月10日10时在青岛殡仪馆大厅举行。

豪言

“我要为年轻的青大干点事”

青岛大学公开资料显示,张嗣瀛,男,汉族,1925年6月5日出生于山东省章丘市。 1948年毕业于武汉大学机械系。1950年11月1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48年8月投身于教育事业,在浙江省金华英士大学机械系担任助教工作,1949年调入东北工学院 (现东北大学)机械系任教,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理论力学教研室主任、工程力学系系主任、自动化研究所所长。1997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1999年12月到青岛大学工作,任青岛大学复杂性科学研究所所长。

1999年10月,张嗣瀛乘坐航班从沈阳飞抵青岛,正式成为青岛大学自动化工程学院的一名教授。从机场返回的路上,张嗣瀛坦诚地对时任青岛大学校长徐建培说:“我不是来养老的,我是来工作的,我要为年轻的青大干点事。 ”

成果

曾解决反坦克导弹关键问题

张嗣瀛致力于现代控制理论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系统性理论成果,解决过军事武器研制中重大工程控制问题。发表论文300余篇,出版专著3部。在国内最先倡导稳定性、微分对策、最优控制、复杂系统等理论和应用的研究方向,并均有新发现和新结果,对推动我国控制理论的研究进展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对于微分对策理论,提出了定性极大值原理,建立了一整套关于定量与定性微分对策两类基本问题的新理论和新方法,形成了新体系,并给出一系列应用。获1987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独立)。主从对策理论是其扩展研究,取得系统结果,获1992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上世纪90年代,张嗣瀛提出并开辟全新研究方向,即复杂系统对称和相似性结构与控制规律的研究。对非线性系统及组合大系统已获得系统性的结果,获1995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参加“红箭-73”反坦克导弹的研制,解决了因控制指令交叉耦合而不能中靶的关键问题。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做出重大贡献的先进工作者”奖、1993年冶金部“在冶金军工创业和发展中做出突出贡献”奖。1990年获国家教委、国家科委“全国高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奖,1998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育人

指导出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张嗣瀛是教书育人的典范,诲人不倦的大师。他是青岛大学系统科学学科的带头人及奠基者,成功申请获批系统理论硕士点、系统科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系统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凝练学科方向并建立了一支具有很强科研实力的学科团队。他十分关注对年轻人的培养,2013年,他获得了青岛市科学技术最高奖50万元,将全部奖金捐给学校,设立研究生“张嗣瀛奖学金”。他培育出的一批研究生中,有的挑起了国内某些科技领域的重任,有的成为科教界的中坚,不少人成为相关领域的中坚和带头人。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他仍然奋斗在科研和教书育人的第一线。

2018年初,教育部正式公布了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名单,青岛大学系统与控制教师团队,团队负责人于海生榜上有名。该团队在师德师风、教育教学、科研创新、社会服务、团队建设等方面取得的诸多成绩,均离不开张嗣瀛院士的指导。

青岛晚报/掌上青岛/青网 记者 杨海涛 通讯员魏喆吉

[来源:青岛晚报 编辑:亚麦]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