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20 09/23 10:35
· 来源 ·
青岛日报
· 责编 ·
光影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缺乏专业人士和新藏品 青岛民办博物馆吸引力不强

破题

树立精品意识 提升互动效应

增加补贴力度 完善退出机制

民办博物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民办博物馆,有利于激发社会活力,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据悉,我市旅游和文化部门已设立了全市博物馆的两年发展蓝图:全市博物馆总数超过120座,博物馆参观总人次突破1000万,实现每8万人拥有一个博物馆。要想实现这个目标,如何全面突破民办博物馆发展瓶颈,实现其良性发展,是必须直面的问题。

树立精品意识,融入整体布局。市博物馆学会会长马庚存建议,应将博物馆建设纳入城乡建设总体规划和旅游发展规划,尤其实现非国营博物馆在岛城各区市合理分布,同时还要注重博物馆的结构分布,发挥打造有青岛特色的海洋文化、工业遗产、驻青高校等博物馆群。同时,他认为,我市民办博物馆建设应该稳扎稳打,在确保数量的同时,注重质量提升,树立精品意识,打造一批民办博物馆的“样板”。

此外,他还建议,在开拓市场方面,民办博物馆要与地方的文化产业规划和旅游资源开发相结合,形成地域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同时注重博物馆研学、文创产品开发与销售,不断扩展经营渠道,扩大资金来源和社会影响,提高服务青岛市民的能力。

“博物馆不仅是对展品的陈列,也不仅是对知识的单向传递,好的博物馆应该是‘活’的,展品与参观者之间要实现互动,才能真正吸引更多的市民进馆参观。” 作为青岛市口腔医学博物馆的创建者和推动者,市政协委员、青岛市口腔医院院长王万春表示。他说,青岛市口腔医学博物馆同时也是口腔健康教育基地,将口腔医学史知识和口腔保健知识结合起来,下一步将引进VR互动设备和数字化设备,在注重知识性的同时兼顾娱乐性,吸引更多市民走进博物馆。

对于部分民办博物馆人气不旺、参观人数不足的问题,王万春建议,民办博物馆如果不能“大而全”,那就要做到“小而精”,与国有博物馆差异化发展,注重提升博物馆的专业水平。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补上专业人才这块“短板”,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由专业化人才负责博物馆的运营和发展。同时民办博物馆要主动出击,巩固现有文化群体,发展潜在文化群体,只有培育了足够量的文化群体,才能使博物馆文化得到广泛的认同,并在此过程中产生对博物馆文化的消费需求,从而产生经济效益。

记者了解到,近日深圳6部门联合印发了《深圳市非国有博物馆扶持办法》,进一步加大对非国有博物馆的补贴力度,将运行补贴上限从50万元提高到100万元,并新增运行评估和定级补贴,对国家一、二、三级非国有博物馆,分别给予1000万元、800万元、500万元补贴,对运行评估中被评为“优秀”的非国有博物馆给予30万元补贴。

“文化是无价的,博物馆的文化价值无法用经济价值去衡量。民办博物馆的负责人要有长远投资与发展的目光,不能急功近利。但政府的作用也不可忽视,对民办博物馆给予财政补贴,可以有效发挥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为激发民办博物馆活力、充分利用民办收藏资源提供政策支撑。青岛要打造‘博物馆之城’,应该积极对标深圳,加大对民办博物馆的财政补贴,帮助更多的非国家博物馆创新发展。”市人大代表姜东接受采访时表示。

同时,他认为,各级文物主观部门也要严把民办博物馆的准入门槛,并在博物馆运营期间进行全过程监管,对藏品进行规范化管理,把一些名不副实、浑水摸鱼者坚决挡在门外。对于一些因为各种缘由而无法持续经营下去的民营博物馆要依法强制其退出。

编辑点评

助推“民博”升级为“名博”

一个城市的灵魂深深地蕴藏在城市博物馆里。无疑,那些深沉而厚重的记忆,被存在博物馆里,见证着城市发展历史和兴衰变迁,也体现了城市的文脉传承和文化特色。

经过近几年的快速发展,青岛的博物馆数量已迅速“破百”,在副省级城市排名中可谓傲视群雄。其中,非国有博物馆(也称民办博物馆)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拔节生长,占据了青岛博物馆家族半壁以上的“江山”,从海洋生物到乡村记忆,从窑陶瓷艺术到艾灸文化,从传统记忆到珠宝收藏,种类繁多的民办博物馆的出现,助推青岛成为名副其实的“博物馆之城”。

但我们也遗憾地看到,经过迅猛扩张之后,一些民办博物馆的生存现状却良莠不齐。一些民办博物馆目前在勉强维持,一些则改作他用,更有甚者,少数“民博”干脆就销声匿迹了,这些现状让人唏嘘之余,不禁引发了对博物馆热背后的一些冷思考。

应该说,民办博物馆热潮的出现,很大程度是文化发展政策引导的结果,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开办者因利益考量而涉身其中。但无论初衷为何,民办博物馆建立之初就面临着严峻的生存考验,相比于得天独厚的国有博物馆,大部分民办博物馆都先天不足,生存现状不容乐观,普遍存在功能比较单一、运行保障机制不健全、藏品管理和展览水平低等问题。同时,资金更是几乎所有民办博物馆的“阿喀琉斯之踵”,没有良好的盈利模式、缺乏后续资金成为其发展的桎梏。同时,成本高昂、管理缺位、人才匮乏等也掣肘了其后续的创新发展。一些经营惨淡的“民博”甚至沦为赝品集散地,大大降低了我市博物馆的整体素质。长此以往,必将影响城市的对外形象和文化口碑。

民办博物馆作为博物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数量之多少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城市博物文化的普及程度和推广程度,但其运行质量和藏品质量,才是真正体现城市民办文化和城市灵魂质感的重要标志。如果仅停留在“数字繁华”上,忽略了品质的提升和管理,无疑是本末倒置。未来,广大“民博”如何创新经营、质量齐升,通过健康而可持续的发展之道,真正升级为城市“名博”,是一个值得持续探寻的问题。而同时,相关主管部门对民办博物馆的积极扶持和有效监管,也必须被尽快提上议事日程。

本版撰稿/摄影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邱 正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光影]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