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岛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发布
2022年4月,生态环境部公布了“十四五”时期“无废城市”建设名单,山东省9个城市入选,青岛位列其中。2022年7月,省政府印发《山东省“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省基本建成“无废城市集群”的目标要求。根据国家、省、市对“无废城市”建设的部署要求,青岛市生态环境局会同有关部门、单位编制了《青岛市“无废城市”建设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11月14日,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农业农村局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实施方案》相关情况。
据介绍,《实施方案》在系统梳理国家和省“无废城市”建设指标要求的基础上,深入分析我市“无废城市”建设形势,与“十四五”时期的重点任务充分衔接并合理延伸,从8个方面提出了30项措施63项任务,确定了60项指标体系,包括25项国家必选指标、30项可选指标和5个特色指标。逐条逐项明确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全力抓好推进落实。
/ 建设目标 /
《实施方案》提出,“无废城市”建设目标是:到2025年,“无废城市”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绿色生产生活方式不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置水平持续提升,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用充分发挥,基本实现固体废物管理信息“一张网”,“无废”理念得到广泛认同,固体废物产生强度低、循环利用水平高、填埋处置量少、环境风险小的长效体制机制逐步完善。
/ 重点任务 /
从8个方面发力
为实现“无废城市”建设目标,《实施方案》明确青岛将重点从8个方面发力。
●坚持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到2025年,新增省级以上绿色工厂和绿色供应链示范企业20家,化学肥料和化学农药施用量较2020年分别下降6%和10%,全市建成“无废城市细胞”不少于1000个。
●推动工业转型升级,强化工业固体废物全过程管理
到2025年,具备条件的省级以上产业园区全部实施循环化改造,全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2%。
●推进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促进农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
到2025年,废旧农膜回收率达到92%,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7%,病死畜禽集中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做好分类收集处理,促进社会源固体废物资源化利用
到2025年,基本建立生活垃圾分类收集和运输体系,城市居民小区和农村地区生活垃圾分类覆盖率均达到100%。
●推广绿色低碳建筑,提升建筑垃圾综合利用水平
到2025年,城镇新建民用建筑中绿色建筑面积占比达到100%,装配式建筑面积占比达到50%,全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率达到75%。
●强化危险废物监管,切实防控危险废物环境风险
完善危险废物收集体系,完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转运和处置体系建设。到2025年,工业危险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60%。
●推进陆海协同共治,强化海洋固体废物综合治理
到2025年,沿海主要港口污水和垃圾收集处置率达到100%。
●加强四大体系建设,提升系统保障能力
构建全方位的“无废城市”建设体系,营造创建“无废城市”的浓厚氛围。[来源:青岛早报 编辑:戴慧慧]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