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12月6日讯(通讯员 王煦栋)为落实青岛市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振兴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现场推进会议精神,分析街道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面临形势和存在问题,对12月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集中冲刺月”重点任务进行安排部署,12月4日,崂山区北宅街道召开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会议。
会上观看了人居环境问题航拍曝光片,上葛场村和西乌衣巷村作了典型发言,孙家村和毕家村作了表态发言。街道党工委委员、办事处副主任、综合行政执法办公室主任韩志浩通报了7-10月份各村(社区)人居环境整治综合得分情况,对近期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了总结并对下一步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进行了部署。
街道党工委书记王立园就做好下一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强调了三点意见:
要切实提高站位,深刻剖析问题现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一环,关键一招。自2022年12月至今,街道人居环境提升工作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辖区环境面貌有了很大改变,在崂山区人居环境考核中连续11个月位列第一。成绩来之不易,但当前仍有一些薄弱环节和短板不足亟需重视。对此,各管区、村(社区)要积极履行职责,聚焦工作重点,建立工作台账,细化整治内容,做到层层有人管、事事有人抓、件件抓落实。
要提升整治标准,将有效做法固化为长效机制。要实施好村容村貌整治攻坚行动,各相关部门、管区要深入村(社区)督促指导工作,帮助及时解决问题,要压实“村为主”的责任,各村(社区)干部要带动广大群众参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同步做好整治后绿化美化工作,做好整治区域的规划设计,防止“脏乱差”问题反弹,因地制宜打造一批居民身边的微公园、微广场、微景观,推动村庄面貌整体上水平、见形象。
要加强督查考核,推动人居环境攻坚工作落地见效。完善街道、村(社区)两级督导机制,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常态化、制度化和规范化。环卫部门要第一时间明确检查重点、下发整改通知、现场检查效果,对于未整改完成的,要严肃通报曝光;督查室要和环卫部门协同配合,对发现的问题每周一通报、每月一考核,亮出“红黑榜”,晒出“成绩单”。村(社区)要做好资金整合和投入保障,发挥“门前三包”奖补资金的最大使用效益,广泛动员党员干部和群众全面清理房前屋后、村内村外的卫生死角,形成工作合力。
北宅街道将在人居环境整治上不留死角、推动问题整改上狠下功夫、乡风文明引导上持续发力,环境整治与长效管护两手抓,推动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见实效、出成效、能长效,让乡村变得更舒适更宜居,不断提高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来源:信网 编辑:刘文贤]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