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预约送达”打破时间束缚 青岛市劳动仲裁开启便民新窗口

“仲裁员您好,我最近太忙实在抽不出时间,这周六能来领裁决书吗?”在青岛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这样的“送达难”曾一直困扰着仲裁员。如今,青岛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创新推出了法律文书预约送达功能,整合线下送达、电子送达、预约送达三大模式,构建全时段、多渠道的便捷服务体系。作为全省首个实现“24小时不打烊”文书送达的智慧仲裁平台,切实解决了非工作时间难以领取的难题。

传统文书领取受限于工作日“朝九晚五”的固定模式,与群众工作时间高度重叠的矛盾日益凸显,当事人因请假不便导致文书领取延误时有发生。新开发的“预约送达”功能真正打破了工作时间的束缚,当事人仅需电话告知办案人员选择自助领取方式,便可以在任意时段领取法律文书,保障了群众获取仲裁服务的便利性与灵活性。

走进青岛市劳动仲裁服务大厅,智能存储柜、文书自助打印机、电子签名一体机等设备组成“预约送达柜”。当事人可携带身份证通过人脸识别验证后可直接领取法律文书,全程操作不超过2分钟。对于代理集体性劳动争议的法律援助律师,系统支持一次性领取多份法律文书。对确实无法到场领取等特殊情形,智慧仲裁“电子送达”功能同时满足当事人足不出户签收文书需求,当事人登录“爱山东”App或微信小程序,可即时查看加盖电子印章的法律文书,系统自动生成送达回执。通过优化送达流程、引入智能化手段,不仅提高了文书送达效率,降低了传统线下送达方式带来的时间、人力、物力等成本投入,更进一步推动了调解仲裁工作信息化、高效化发展。

为确保新型送达方式合法合规、精准无误,智慧仲裁系统后台与预约送达功能深度整合,对文书的预约、生成、领取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流程跟踪记录,通过身份证识别、摄像头实人认证、电子签名、监控等全方面确认领取主体有效性,确保法律文书准确无误地传达给当事人,同时也便于工作人员实时掌握送达动态,及时处理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有效防范超期、冒领等风险,真正实现便民与安全的有机统一。

以科技赋能书写仲裁为民新篇章,从“按时服务”到“全时服务”的跨越,青岛劳动仲裁正将“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承诺转化为生动实践。下一步,青岛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将持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用智慧劳动仲裁建设成果绘就公平正义的温暖底色。文/李如艺

[来源:信网 编辑:孙宝震]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4/25 16:18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李如艺
· 责编 ·
孙宝震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