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提速,未诉先办解民忧;移动背包,“网格蓝”传递服务温度;卡片连心,便民卡全天候在线……青岛市即墨区通济街道各社区持续探索基层治理新路径,纷纷亮出便民“新招”,将服务真真切切送到群众家门口、心坎上,为居民幸福生活不断“加码”。
和平四社区开发的“‘和’事通”、御墅临枫社区打造的“御你说事·码上办”智慧平台近日正式启用,成为居民“指尖上的便民服务站”。居民只需扫描专属二维码,便可通过文字、图片等形式随时反映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借助信息化手段,确保群众诉求一键可通达。
近期,和平四社区居民发现小区路灯损坏,存在夜间出行安全隐患,随即通过“和”事通智慧平台进行反映。社区接报后高效处置,当天便解决了居民的“眼前黑”难题。御墅临枫社区居民通过平台“我要说事”建议增设停车位,社区快速响应,在广泛征集民意的基础上,通过对闲置区域合理改造,对主干道填补扩路等措施,施划标准化公共停车位37个。据悉,两个平台自开通以来,已接收居民反馈80余条,问题解决率高达96%,真正实现诉求“码上提、马上办”,智慧服务跑出加速度。
在即发阳光城社区,一抹流动的“网格蓝”成为最温暖的风景线。网格员身背一个个印有“网格服务”字样的蓝色帆布包走街串巷,这看似普通的帆布包,却如同一个贴心的“百宝箱”:里面装着记录民情的本子和笔、方便联络的便民服务卡,常备着螺丝刀、胶带、备用电池等应急维修小工具,更细心准备了创可贴、碘伏、酒精棉签等基础医疗用品,甚至不忘放上几颗安抚小朋友的糖果。小小帆布袋,装满了服务居民的工具,更承载着一颗为民服务的真心。生动见证着社区与居民之间“你呼我应、双向奔赴”的温馨日常,将暖心服务直接“背”进楼栋里、送到居民身边。
北山社区创新推出800多张“便民联系卡”,将服务承诺与联系方式浓缩于方寸之间。自推行以来,这张仅有名片大小的卡片,架起全天候服务网络,实现12小时诉求响应、24小时进度跟踪、48小时反馈结果的“1248”服务标准。小小卡片,成为撬动社区“大治理”的有力支点,确保“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让“服务零距离、响应快一步”,成为北山社区的治理新名片。
从“码上办”的智慧,到“连心卡”的承诺,到“网格蓝”的温度,通济街道各社区以紧贴民心的“小创新”汇聚成托举民生“大幸福”的坚实力量,让服务真正可感可及,不断书写基层善治的新篇章。文/记者 谷正原
[来源:信网 编辑:孙宝震]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