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岛老城文化旅游区上半年纳客超4082万人次
同比增长19.93%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刘栋
本报7月6日讯 记者从市历史城区保护更新指挥部办公室了解到,今年上半年,青岛老城文化旅游区共接待游客4082.29万人次,同比增长19.93%,展现出强劲的旅游吸引力。
目前,该区域已成功引入餐饮、民宿、文创等310个重点业态,开业运营面积约34.26万平方米。在业态布局上,按照“网红时尚业态、老字号品牌、本土潜力企业”3类主要方向精准发力。通过积极培育,荷田水铺、南枝小馆等一批独具特色的网红店铺成为热门打卡地,春和楼、苟不理、宜今兴等老字号品牌焕新升级,波螺油子、船歌鱼水饺等本土餐厅开业后便迅速收获了游客喜爱。不仅如此,该区域还巧妙将建筑特色与业态植入有机融合,精心打造出“老建筑+新消费”“原场景+新体验”的业态新场景。
为营造吸引人、留住人的艺术街区氛围,青岛老城文化旅游区策划开展了包括巡游、演出、脱口秀、交响乐等在内的多场特色主题活动,真正实现了“月月有主题、周周有活动、天天都精彩”。值得一提的是,在青岛与世界日益频繁的“对话”中,该区域也正成为城市展示的一扇重要窗口。以刚刚过去的6月为例,“鲍岛食里”美食节作为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配套活动之一,将青岛当地美食呈现在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面前;2025青岛国际民间艺术季将历史城区中山路等区域作为活动开展地,邀请国内外优秀演出团队为市民游客带来多元民间艺术体验。
近年来,研学游在市场上备受关注。此前,青岛老城文化旅游区已精心打造红色印迹、金融财商等主题板块,涵盖亲子、学生、成人等多元群体,足迹覆盖青岛本地中小学生及来自北京、俄罗斯等境内外团队。今年,该区域围绕“上街里”“大鲍岛”两大核心IP,通过组织开展“2025城市更新&研学旅行双向赋能研讨会”等多场宣传推介会、建设专业讲解团队、构建研学游线路等方式,以老城区独特的文化底蕴与资源,深入研发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打造集历史文化传承、教育实践创新、文旅融合发展于一体的示范性研学目的地。太兴里、平康五里、王统照故居、银鱼巷、三江里等项目不仅保留了青岛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还融入了现代功能和教育元素,成为“行走的课堂”,生动诠释了“城市即教育场景”的理念。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孙宝震]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