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7月21日讯 7月18日,上海政法学院党委常委,组织部、统战部部长,教授刘志强率队莅临青岛国际商事法庭,聚焦外商投资法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适用问题开展专题调研。
上海政法学院一行首先参观了青岛国际商事法庭,详细了解了青岛涉外审判的发展历程和青岛国际商事法庭建设成果。
随后召开的座谈会上,王晓琼代表青岛国际商事法庭对调研团一行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详细介绍了国际商事法庭整体工作以及案件类型、数量和特点。
青岛中院执行二庭副庭长焦兴凯就涉外商投资法在执行案件中适用情况进行了介绍,并以外商投资企业股东身份确认为例,分享了自己关于“审执一体”理念的思考。
国际商事法庭法官谷林平分享的外商投资纠纷裁判常见问题浅析,针对外商投资案件的裁判问题从法律适用、合同效力、股东权益保护等多重维度进行阐述。同时,对与会学生将来步入社会从事法律行业提出了几点建议,受到老师及学生们的积极回应。
国际商事法庭法官刘思涵结合原告范某与被告青岛某机械有限公司,第三人香港某投资有限公司、第三人徐某股东资格确认纠纷案,介绍了对于隐名股东显名化的准确认定及涉及到外商投资企业股东权益保护等焦点问题司法实务中是如何把握的。
国际商事法庭法官于梦、阚红艳补充介绍了涉外商投资法案件的分析与审理心得。
刘志强对青岛国际商事法庭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阐述了此行为上海政法学院2025年法治中国大调研外商投资法专项调研,主要目的是了解青岛国际商事法庭为充分发挥和加强外商投资法的法律功能,促进涉外司法质效的提高,有哪些具体的实践举措和司法实务经验,感谢青岛国际商事法庭法官们的精彩分享和解答,此次调研收获很大,受益匪浅。
本次调研座谈是青岛国际商事法庭坚持“院校合作,协同培养”,助力法律人才队伍建设的又一生动实践。国商法庭将持续推动与高校在涉外法治人才培养方面的深度合作,拓展双方在人才培养、案例研究、学术交流等方面的合作,助力涉外法治人才的培养和国际商事法庭的高质量发展。下一步,青岛国际商事法庭将持续深化涉外商事审判精品工程建设,提升涉外审判质效,积极构建国际商事纠纷多元化解平台,着力构建国际商事纠纷化解的青岛优选地。(信网记者)
[来源:信网 编辑:孙宝震]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