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累计完成3.5万余处“小而精”改造 让小微空间变身活力场域

原标题:让小微空间变身活力场域,青岛累计完成3.5万余处“小而精”改造

当城市化进程告别大拆大建,进入存量提质、内涵发展的新阶段,如何以“小投入”撬动“大民生”,以“小改变”承载“大幸福”?这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也是城市精细化管理的“必答题”。

青岛通过“空间微更新、街巷微提升、隐患微整治、设施微治理、风貌微精彩”等精细化举措,靶向发力提升城市环境品质,让小微公共空间整治的成效更加可感可及。

以“微更新”激活闲置低效空间

昔日的火柴厂、印染厂等承载着几代青岛人记忆的老旧厂房,经改造变身为华通文化创意产业园、国源通创意产业园等新型产业载体;通过功能优化与景观提升,麦岛公园、中苑码头等滨海区域焕然一新,成为网红打卡地;236处拆违腾退空间被打造成公园绿地、停车场与休闲广场等,平安路旧货市场、夏塔路青银高速桥下等一批以往脏乱差、暗灰闲的空间实现华丽变身。

作为滨海历史文化名城,青岛拥有大片承载城市记忆的老城区。随着城市发展,这些区域逐渐出现服务功能衰退、环境品质下滑、土地利用低效等问题。

如何让这些区域焕发新生?青岛探索实施城市空间“微更新”行动,聚焦拆违腾退土地、桥梁桥下空间、老旧厂房等闲置低效区域,实施“拆违治乱+微更新、剩余空间+微更新、便民利民+微更新、老旧厂房+微更新、滨海景观+微更新、记忆传承+微更新”六大行动,累计落地民生项目710余个,越来越多的闲置低效空间变身为居民家门口的“诗与远方”。

背街小巷作为城市空间的“烟火脉络”,承载着居民交通通勤、休闲社交等重要功能,却长期处于城市管理边缘地带,普遍面临环境卫生脏乱、基础设施老化、交通秩序混乱等问题,不仅影响居民生活体验,更与城市高质量发展目标相悖。

为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青岛市城市管理局将全市819条背街小巷纳入规范化管理,围绕环境卫生、市容秩序、门头牌匾、园林绿化、基础设施、交通秩序等六大领域,按照提升类、严管类、规范类进行分类整治。同时,精选150条重点街巷开展“微提升”行动,通过硬件改造、环境提升、文化塑造等具体措施,推动金口一路甬道、会昌路等一批背街小巷蝶变升级,不仅解决了环境脏乱、设施陈旧等顽疾,更通过文化元素的巧妙植入,成为“有温度、有故事、有活力”的城市公共空间典范。

以“微整治”解决关键小事

长期以来,窨井盖、箱体等城市基础设施陷入“重建设、轻维护”的管理困境,由于权属分散,同一区域内的窨井盖可能分属水务、电力、通信等多个部门,箱体也因运营商不同缺乏统一规划,导致责任界定模糊,管理过程中相互推诿、维护滞后等问题频发。

为破解这一难题,市城市管理局联合水务、通信、公安、供电等多部门,开展城市窨井盖和道路两侧箱体专项整治行动。依托数字化管理手段,将180余万个窨井盖录入城市管理部件数据库,并安装窨井盖位移报警装置5000套、RFID+二维码标签10万余套,累计排查整改井盖移位、破损等安全隐患2.7万余个(次),整治问题箱体3900余个(次),有效消除城市安全隐患,为市民筑牢出行与生活的“安全防护网”。

在琴屿路网红景点“孤独的树”周边整治中,市民反映健身指示牌影响取景美观,经多方协商后,将其迁移至合适位置,既保留了便民功能,又保障了观景视野;在枣山路、龙川路等人行道改造中,系统解决盲道破损、占压等问题,切实保障视障人士出行安全。绿化带正对斑马线两端、无障碍坡道设置不规范、便民设施损坏维修不及时……居民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这些不精细、不规范、不便利的“小”问题,如同城市肌体上的“小伤口”,持续影响市民生活体验和城市整体形象。为解决好群众身边的这些关键小事,青岛创新开展城市管理领域“微治理”行动,引入公众委员、社区志愿者等社会力量深度参与,通过“一点一策”制定整治方案,形成“群众点题、共同答题”的治理闭环。

截至目前,“微治理”行动已累计完成3.5万余处“小而精”的改造,这些看似细微的改变,精准提升了城市环境品质。

以“微精彩”让市民转角遇到“美”

随着市民对城市空间美学体验需求的日益提升,传统大规模改造难以覆盖碎片化区域,聚焦“小而美”空间激活的“微精彩”应运而生。

在青岛,越来越多的“微精彩”在不经意间唤醒着“城市之美”:老城区墙体的岁月痕迹被勾勒成山海剪影,步行街地砖裂纹延展为浪花纹饰,既保留城市记忆,又赋予美学张力。李沧区青沧里商业文化园区墙画、市北区嘉定山树木涂鸦、即墨区服装市场哪吒主题彩绘、市南区大学路墙面艺术化改造等成为市民打卡热点区域,让城市每一个角落都绽放出独特精彩。

“我们聚焦城市功能完好但存在视觉瑕疵或轻度破损的树穴、道板、地砖、墙体等设施,通过彩绘、装扮等多元手法,让自然痕迹与艺术创作和谐共生。”市城市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将在全市开展城市小微空间美化提升行动,以“精致美观、突出重点、经济实效、公众参与”为原则,选取100处精品点位开展艺术化改造,让城市管理由“填平补齐”的传统理念向艺术化改造转变。(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贾臻/文 刘栋/图)

[来源:观海新闻 编辑:陆云琦]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8/11 09:51
· 来源 ·
观海新闻
· 责编 ·
陆云琦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