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8月份青岛前海一线海蜇数量增多 海边游玩切勿触碰

原标题:浴场安全员“客串”海蜇打捞员

每年的七八月份,青岛前海一线海蜇数量增多,尤其进入八月份,海蜇个头长大,个别海蜇会进入海水浴场内,捞海蜇成了浴场安全员的一项工作。8月13日,记者来到栈桥海水浴场,探访浴场工作人员与海蜇的“亲密接触”。

海蜇上岸引来围观

上午9时30分许,两名安全员在海水浴场的海面上划着舢板,密切关注着下水游客的安全,同时观察水面,一旦发现海蜇,立刻拿起抄网捕捞。一名安全员在巡逻约半个小时后,发现一只海蜇,立刻用抄网将其捕获上岸。抄网内海蜇20多厘米长的触须从网孔中露出,引来不少人围观。有游客好奇地想要伸手触碰海蜇,被浴场工作人员阻止:“大家别碰这些触须,小心被蜇。”

海蜇在我国分布广泛,海蜇是一种生命周期短、生长快的大型水母。新鲜海蜇用食盐和明矾进行脱水、脱毒和定型后即可食用。常见吃法是凉拌,如老醋蜇头、海蜇头拌黄瓜。但海蜇是“带刺”的美食,其刺丝囊内含有水母毒素,触碰到人的皮肤会引发红肿、刺痛。“今年从7月起,防鲨网周边已经出现海蜇的踪迹。进入8月,海蜇生长很快,大的直径能达到三四十厘米,以沙蜇、绵蜇为主。有时,安全员会特意划着舢板到防鲨网附近观察捕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平均一天能捞起10余只大海蜇。

自制明矾溶液应急

“大夫,我刚在水里游泳好像被海蜇须撩到了,有点红肿,您给看看。”在栈桥海水浴场医务室,一位游泳爱好者指着自己的手臂向医务室医生王元玲说道。王元玲观察一番后,从柜子里取出自制的明矾溶液为其涂抹上,并嘱咐道:“一会我找个矿泉水瓶给你装点带走,回家涂几次就好了。”

今年是王元玲在浴场医务室工作的第二个年头。针对每年夏天都会出现的“海蜇问题”,今年她特意找到海慈医院的皮肤科专家请教如何应对海蜇蜇伤。“被海蜇蜇一口不好受!皮肤红肿、刺痛。一旦被蜇,要涂抹明矾溶液,越快越好。还可以就地用海水混着海沙搓一搓,减少毒素扩散。但切忌使用清水清洗,因为这样会冲散海蜇残留的液泡,导致毒素扩散。”王元玲告诉记者,因个人体质差异,有的人涂上明矾溶液一次就好,有的要连涂好几次才能祛除症状。“如遇到外地游客,我们会找小瓶给他们装点明矾溶液带走。”

海边游玩不要触碰海蜇

栈桥海水浴场工作人员表示:“为了防范海蜇,浴场在外围布置了小孔径防鲨网,能够阻拦大部分海蜇。浴场安全员划着舢板巡逻时,发现海蜇也会第一时间捕捞。但难免有个别海蜇或者海蜇须飘入浴场范围。海蜇即便死亡,触碰其触须仍可引起人体不适。我们除了加强捕捞,还通过浴场广播每天多次提示注意防范海蜇。市民和游客海边游玩时见到海蜇,不要触碰或者抓取,若意外被蜇,可到浴场医务室喷涂明矾溶液。如果后续存在症状反复,建议及时就医。”

青岛晚报/观海新闻/掌上青岛记者 陈小川 报道

[来源:青岛晚报 编辑:王荣]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8/14 07:16
· 来源 ·
青岛晚报
· 责编 ·
王荣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