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关于举办青岛市“数字航海”低空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大赛暨“振超杯”首届低空物流技能竞赛的通知

原标题:关于举办青岛市“数字航海”低空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大赛暨“振超杯”首届低空物流技能竞赛的通知

为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省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大会、全市“以高质量项目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动员大会精神,更加突出党建引领的价值导向和系统集成,持续深化“链上党建”成果成效,市委市直机关工委、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联合市直有关部门,共同举办青岛市“数字航海”低空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大赛暨“振超杯”首届低空物流技能竞赛,推动以党建创新促进科技和产业创新,不断开创青岛以高质量党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赛事宗旨

聚焦青岛市“10+1”重点产业方向、“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发展需求,通过挖掘一批符合“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新质生产力特征且创新突出、应用优秀、前景可观的创新项目,培养一批创新实干、技术精湛的专业人才,进一步推动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及“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合作,培育塑造低空经济、空天信息、卫星互联网等相关产业创新发展新优势,助力青岛加快构建创新型产业体系,服务青岛海洋经济、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

组织机构

(一)主办单位

本次青岛市“数字航海”低空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大赛暨“振超杯”首届低空物流技能竞赛由以下单位共同主办:

中共青岛市委市直机关工作委员会

交通运输部北海航海保障中心

青岛市总工会

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青岛市交通运输局

青岛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青岛市科学技术局

青岛市工业和信息化局

青岛市海洋发展局

(二)承办及协办单位

本次青岛市“数字航海”低空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大赛暨“振超杯”首届低空物流工匠技能竞赛分别由以下单位承办和协办。

1.青岛市“数字航海”低空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大赛

承办单位:北海航海保障中心青岛通信中心

青岛市运输事业发展中心

青岛市职工国际交流服务中心

山东航海学会

协办单位:山东科技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学院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山东有限公司青岛分公司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青岛市分公司

中科星图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2.青岛市“振超杯”首届低空物流技能竞赛

承办单位:青岛市运输事业发展中心

北海航海保障中心青岛通信中心

青岛市职工国际交流服务中心

协办单位:青岛风向标航空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山东科技大学测绘与空间信息学院

大赛成立组织委员会和评审委员会。

青岛市“数字航海”低空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大赛

(一)赛事主题

“空海无界智联启航·数智赋能链创未来”

(二)赛道设置、参赛范围及要求

赛事设置创新创意、创新应用等2个赛道。

赛道一:创新创意赛道

1.参赛对象范围

(1)青岛市范围内的行政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以及有关的行业协会、创新团队、个人均可报名参赛。

(2)青岛市以外相关单位、团体及个人,选送的作品能够符合青岛市“10+1”重点产业方向、“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相关政策和产业发展需求,能够进一步在青岛具体落地应用的也可以报名参赛。

(3)各有关单位或个人的报名作品数量不做限制,每个作品需按要求填报参赛申报书。申报主体可以是组织(单位、团体等)或个人。以组织为申报主体的,需确定1家牵头申报单位或团体,同时需确定不超过15名主要完成人(按贡献度排序);存在联合申报的情况时,联合申报的组织总数不得超过5家(按贡献度排序)。以个人为申报主体的,需确定1名牵头申报人,同时需确定不超过15名主要完成人(含牵头申报人,按贡献度排序)。组织和个人之间原则上不得联合申报。

(4)每个作品需选派1-3名人员组成团队参加比赛。参赛人员应爱国守法、诚信状况良好,无不良记录。无在惩戒执行期内的科研严重失信行为记录和相关社会领域信用“黑名单”记录。

2.参赛作品要求

参赛作品需符合以下条件:

(1)参赛作品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聚焦青岛市“10+1”重点产业方向、“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中与低空经济、空天信息、卫星互联网等领域有关赛道,符合“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新质生产力特征。

(2)参赛作品需以创新思维为根本,可以处于理论研究、研发或试验阶段,或具备成熟应用条件但未规模化应用。可以是以科学技术的新原理、新组合和新应用为基础,产生的有较高应用前景和应用价值的创新技术;也可以是能够与产业结合紧密,通过形成新工艺、新产品或新模式,利用技术创新带动产业升级换代和进步的创新技术或产品。

(3)参赛作品应兼具创新性、可行性和应用潜力,能够提出突破性、前瞻性的创意或技术方案,解决行业难点痛点或热点问题,具有独特视角。需提供理论依据、技术路径或初步验证数据,证明可实现性。需明确目标场景及潜在价值,展现对社会、经济或技术的推动力。

(4)参赛作品涉及的产品、技术及相关专利归属参赛单位、团体或个人所有,无知识产权纠纷。

(5)参赛涉及的申报书及相关证明材料中不得填写涉密内容或包含标注密级的材料。

(6)已获得市级以上相关竞赛及荣誉的作品不得参赛。

赛道二:创新应用赛道

1.参赛对象范围

(1)在青岛市注册的行政机构、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有关行业协会、创新团队,以及以青岛市为核心运营的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均可报名参赛。青岛市以外的单位,曾参与或实施过在青岛市具体落地应用项目,或能够进一步在青岛具体落地应用的也可以报名参赛。

(2)各有关单位的报名作品数量不做限制。申报主体应当是单位、团体等组织,不接受以个人形式报名。每个项目需按要求填报参赛申报书,需确定1家牵头申报组织,同时需确定不超过15名主要完成人(按贡献度排序);存在联合申报的情况时,联合申报的组织总数不得超过5家(按贡献度排序)。

(3)每个项目需选派1-3名人员组成团队参加比赛,参赛人员应爱国守法、诚信状况良好,无不良记录。无在惩戒执行期内的科研严重失信行为记录和相关社会领域信用“黑名单”记录。

2.参赛项目要求

参赛项目需符合以下条件:

(1)参赛项目需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聚焦青岛市“10+1”重点产业方向、“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中与低空经济、空天信息、卫星互联网等领域有关赛道,符合“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新质生产力特征。

(2)参赛项目应该是已经成熟应用落地的某个具体项目、产品等,或依托具体项目、产品所实现的成熟核心技术。

(3)参赛项目能够创新攻关、破难解难,通过低空通信、空天信息、人工智能、感知探测、数字孪生、低空安全监管等相关新技术与产业应用的创新融合,推动技术创新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全要素生产率提升。

(4)参赛项目应兼具创新性、实用性、商业性,能够应用已知的理论、技术和方法攻克技术难题或行业热点问题,能够发挥推动科技进步的作用。项目需围绕赛事主题,能够发挥良好的示范作用,能够推动相关产业发展。项目已经成熟应用并取得一定的经济社会效益,应用价值广阔、市场前景可观。

(5)参赛项目涉及的产品、技术及相关专利归属参赛单位或团体所有,无知识产权纠纷。

(6)参赛涉及的申报书及相关证明材料中不得填写涉密内容或包含标注密级的材料。

(7)已获得市级以上相关竞赛、荣誉的作品不得参赛。

(三)赛事安排

大赛设置报名征集、初赛评审、线下决赛三个阶段。

1.报名征集阶段

(1)征集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9月19日17时。

(2)征集方式:有关的参赛单位、团队或个人填写对应赛道的参赛申报书、参赛承诺书,准备有关材料,通过指定邮箱shuzihanghaidasai@126.com报名提交。

(3)相同作品或项目不可重复申报。报名截止日期前,报名信息最多可修改两次;报名截止日期后,项目信息不可修改。

(4)有关赛道范畴、评分标准、参赛申报书、参赛承诺书等见附件1。

2.初赛评审阶段

2025年9月底,大赛组委会将组织评审专家根据报名提交材料对报名项目进行评审,评选出晋级线下决赛项目。晋级结果将通过主办方官方网站或官方微信公众号及时公开公布,同时电话通知各参赛团队。

3.线下决赛阶段

计划于2025年10月至11月组织线下决赛,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线下决赛将采用“线下路演+质询答辩”的方式组织(创新创意赛道、创新应用赛道)。每个作品或项目需选派1-3名队员组成团队参加决赛,其中必须包括主讲人1名,根据情况设置辅助人员2名,通过现场PPT或VCR展示、作品陈述、回答评委提问等,对参赛作品进行全方位展示介绍。评审专家根据参赛作品展示和现场答辩情况进行评分,最终评选产生奖项。

(四)成绩评定及奖励

每个赛道分设一、二、三等奖,优秀组织奖、优胜奖若干。根据参赛报名项目数量确定具体奖励数量,根据决赛得分排名确定最终一、二、三等奖获得者。

大赛实行项目主要完成人名额限制,获奖证书中体现获奖人员姓名一等奖不超过15人、二等奖不超过10人、三等奖不超过5人,按照主要完成人排序确定。

获得创新创意赛道、创新应用赛道线下决赛第一名的参赛项目第一完成人,优先向青岛市总工会推荐申报相关称号。

(五)落地转化

大赛为参赛团队提供线上展播、现场展示等宣传推介渠道。大赛将对接邀请有关创投、金融机构专家担任评委或嘉宾,将为应用潜力较大的技术和项目提供创新创意孵化对接、创新应用项目推广宣传等成果转化资源渠道。

青岛市“振超杯”首届低空物流技能竞赛

(一)赛事主题

“智启低空竞速赛道·技战空域未来疆场”

(二)赛道设置、参赛范围及要求

赛事设置无人机驾控赛道。

1.参赛对象范围

(1)在青岛市注册的行政、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高校等单位、行业组织或创新团体,以及青岛市为核心运营的子公司或分支机构均可参赛。

(2)各有关单位、行业组织或创新团体的报名作品数量不做限制,每个作品需选派3-5名人员组成团队参加比赛,需包含飞手(具有无人机操控员执照)、路径规划工程师、安全监控员。

(3)参赛人员应爱国守法、诚信状况良好,无不良记录。无在惩戒执行期内的科研严重失信行为记录和相关社会领域信用“黑名单”记录。

2.参赛设备要求

(1)必须为多旋翼构型(4轴),支持货箱或空吊系统两种负载模式(空吊系统绳索不得超过十米)。

(2)载重能力:≥30kg(双电模式下),需通过动态载荷测试。

(3)防护等级:IP55以上,适应全天候、宽温域(-20°C至45°C)作业。

(4)动力与能源。采用双电池系统,支持热备份以延长续航时间。电机功率需满足30kg载重需求,螺旋桨需匹配高升力与低能耗平衡。

(5)安全冗余。配备双雷达/视觉避障系统及应急返航功能。框架需使用碳纤维或铝合金材料,确保结构强度与轻量化。

(三)赛事安排

1.报名征集

(1)征集时间:即日起至2025年9月19日17时。

(2)征集方式:有关的参赛团队填写报名表等,通过大赛官方邮箱报名提交。

大赛官方邮箱:3789781378@qq.com

(3)有关评分标准、报名表、竞赛流程等见附件2。

2.初赛阶段

将根据报名情况组织初赛选拔,选拔优秀团队晋级决赛。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3.线下决赛

计划于2025年10月至11月组织线下决赛,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线下决赛分为理论考核和实操比赛两部分,综合考察技能水平和应用能力。理论考核占总成绩的20%,实操比赛占总成绩的80%。实操比赛设置:精准投递挑战、多物件异地运输、应急场景处理、不同重量货物运输等4个科目。

(四)成绩评定及奖励

赛事设一、二、三等奖,优秀组织奖等奖项,决赛总成绩第1名的团队授予一等奖,第2、3名团队授予二等奖,第4至6名团队授予三等奖。

竞赛获奖团队主飞手,择优向青岛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推荐申报相关称号,其中获得决赛总成绩第一名的团队主飞手,可按规定程序向青岛市总工会申报相关称号。

其他事项

1.赛事过程不收取任何参赛费用,各参赛队伍线下决赛期间食宿交通自理。

2.未尽事宜竞赛组委会将另行通知,各参赛队可关注“青岛机关党建”微信公众号、“北海航海保障中心”微信公众号、“青岛交通”微信公众号、青岛通信中心“蓝海e窗”微信公众号等及时获取赛事通知及动态。

3.大赛最终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所有。

联系咨询方式

1.青岛市“数字航海”低空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大赛

联系人:隋晓丽,0532-83679663

大赛邮箱:shuzihanghaidasai@126.com

2.青岛市“振超杯”首届低空物流技能竞赛

联系人:张振国,18266221610

大赛邮箱:3789781378@qq.com

大赛组委会

2025年7月21日

[来源:青岛机关党建 编辑:孙宝震]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8/18 17:44
· 来源 ·
青岛机关党建
· 责编 ·
孙宝震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