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中华文化学院推动非遗漆扇技艺 走进青岛市强制隔离戒毒所

信网8月26日讯 8月26日上午,青岛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内气氛热烈。由青岛市社会主义学院(青岛中华文化学院)统筹谋划、北京师范大学创新研究辅仁书院具体实施的非遗漆扇技艺进戒毒所项目正式启动并开课。该项目旨在通过引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漆扇制作技艺,为戒毒人员搭建接触传统文化、学习实用技能的平台,探索“文化育人、技艺立身”的文化戒毒新路径。青岛市社会主义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创新研究辅仁书院、青岛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有关负责同志和文化专家参加活动。

启动仪式后,首期漆扇技艺培训班在戒毒所特设的“匠心工坊”内正式开课,山东省书画学会会员赵芹现场授课。赵芹老师首先详细介绍了漆扇技艺的历史渊源与当代价值,并带来了二十余件历代漆扇珍品进行展示。从明代的“螺钿镶嵌扇”到清代的“百层叠雕扇”,精湛的工艺令在场人员赞叹不已。赵芹老师讲解道:“漆扇制作需经选竹、制骨、髹漆、绘彩等36道工序,每一步都考验耐心与专注。我们将根据戒毒人员特点,简化部分复杂工序,保留核心技艺精华,让大家尽快掌握基础创作能力。”

实操环节中,赵芹老师耐心指导:“大家先把漆料盒打开,不用急着蘸笔。”她拿起一把素白漆扇示范,“咱们今天先学‘顺色’,就像跟自己的手慢慢交朋友。”戒毒人员张某(化名)专注地用画笔沾着深褐漆料,在笔尖凝着不敢落下。她手把手指导学员,“你试试单独走一小段,就像散步时慢慢调整脚步。”张某表示,以前总觉得日子过得浑浑噩噩,现在握着笔,心里反而踏实了,希望能做出一把属于自己的漆扇,送给将来的自己。

该项目教学团队介绍,课程采用“理论+实践”模式,将集中开展2次教学,内容涵盖漆扇历史文化、基础工具使用、色彩搭配原理等。项目还将同时培养戒毒警察师资,并长期指导这一文化项目,参与非遗交流。

此次非遗漆扇项目走进青岛市强制隔离戒毒所,是青岛中华文化学院实施传统文化进狱所的一次创新实践。通过将传统文化与戒毒工作相结合,不仅为戒毒人员提供了技能培训,更在精神层面给予他们滋养和支撑。青岛中华文化学院将继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戒毒所,不断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为戒毒工作的深入开展贡献更多力量。(信网记者)

[来源:信网 编辑:陈烛光]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8/26 16:31
· 来源 ·
信网
· 责编 ·
陈烛光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