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9月4日讯 9月2日下午,青岛市德国企业圆桌会议举办。会议由青岛市人民政府、德国海外商会联盟大中华区主办,青岛市商务局、青岛自贸片区管委、青岛中德生态园管委承办,通过与德企面对面的交流,畅通联系渠道,宣传政策环境,协调解决问题。青岛市委副书记、市长任刚,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首席代表、中国德国商会华东及华中地区执行董事兼董事会成员马铭博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市长高健主持会议。
克诺尔、敦豪、西门子、蒂森克虏伯、德旁亭、欧葛兰、隔而固、博世商用车、赢创、安迈铝业等30余家德资企业(机构)代表出席会议,围绕在青经营情况、未来发展方向等进行了交流座谈。海尔、海信、山东港口青岛港、青啤、青岛地铁、长江三峡山东分公司等30余家市重点企业,市政府相关部门及区市(功能区)代表参加会议。
德国是青岛在欧洲最大的贸易国和欧洲主要外资来源地。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德国累计在青岛投资项目430个,实际使用外资27亿美元。今年上半年,青岛与德国双边贸易额达到119.6亿元,同比增长23.4%。
任刚在讲话中指出,青岛发展充满活力、创新环境优越,开放优势显著、产业体系完备,把深化与德国企业的合作作为扩大开放的重要方向,以产业创新和科技创新的融合作为开放的重要内容,并将服务企业作为政府的重要责任。当前青岛正在大力发展“10+1”创新型产业体系、“4+4+2”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十大现代服务业,推进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这为双方深化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希望德国企业能进一步投资兴业、扎根青岛,成为青岛这座城市发展的参与者、见证者和宣传者,推动双方经贸合作、交流交往再上新台阶。
会上,德国企业代表畅所欲言,充分肯定了青岛国际化的营商环境和政府各级各部门为企业提供的优良服务,对青岛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建议和意见。
马铭博对青岛近年以来为德国企业提供的帮助表示感谢。他认为,随着中国经济转型,在中国的德资企业也发生了转变,由从前将科技带入中国,转变为在中国当地进行创新,为中国展开创新。德国企业愿意支持青岛经济转型,帮助青岛从投资驱动变为创新驱动。圆桌会议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平台,进一步加深双方的合作,希望以此为契机,再次打造中德合作的新典范。
市商务局、中德生态园围绕青岛对德国经贸合作情况、营商环境及近期相关政策做了主题推介。今年以来,青岛开放多元场景赋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落实中央省市一系列稳外资的政策措施,积极推动外资企业增资扩产和利润再投资,提供“一对一”精准服务,为德企在青发展提供有力支撑,邀请更多德国企业关注青岛、走进青岛、投资青岛,将在青德国企业“朋友圈”越做越大,携手并肩创造更加美好明天。
据悉,去年的德资企业圆桌会,青岛共收集涉及企业经营、商旅生活和加强交流合作等方面问题29条,目前涉及青岛市层面问题已全部解决。本次圆桌会,市商务局提前梳理了部分诉求与合作建议,会后将建立清单,会同有关部门逐一落实。
未来,青岛将持续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不断优化政策,提供更多便利化措施,常态化开展对接交流,解决好企业反映的问题和诉求。多组织政府和企业的对接、企业和企业的对接,多组织金融和企业的合作,多组织科研单位、大学、科研院所与企业的合作,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对接合作,推动更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在青德国企业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有利条件。(记者 李如艺)
[来源:信网 编辑:王荣]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