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推出十项措施 提高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薪酬激励

“这十项措施的出台,简直太及时了!”在得知青岛市人社局、财政局近日下发《关于加强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收入分配激励政策落实十项措施的通知》(青人社字〔2025〕68号,以下简称《十项措施》)后,青岛市某事业单位工作人员高女士高兴地说。

“我们是一家财政差额拨款的事业单位。受行业竞争和相关政策调整等因素影响,近年来,我们一直想引进几个高级检验师。这样的话,再加上我们现有的几名人员,就可以申请更高等级的检验检测资质了。有了这个资质,就能承揽更有技术含量、更有附加值的检验检测业务,也为将来打造省内乃至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特种设备高端技术服务支撑和安全保障高地打下了坚实基础。”

高女士接着说,“过去,我们招聘或引进高层次人才,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待遇问题。由于薪酬待遇缺乏竞争力,所以在市场上很难招到自己想要的人。现在好了,有了新出台的《十项措施》,我们就可以依法依规,放心大胆地招聘或引进人才了。人才招聘难、引进难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据悉,此次《十项措施》的出台,是青岛市对以往政策的规范和提升,完善和加强。相对此前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完善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收入分配激励机制的指导意见》,这次出台的《十项措施》具有几个显著特点。

突出激励导向。就是坚持优绩优酬、有效激励原则,落实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的分配政策,支持事业单位创新薪酬激励项目,丰富薪酬激励模式,进一步树立争先创优、激励干事创业的鲜明导向。

聚焦服务大局。就是紧扣青岛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聚焦构建“10+1”创新型产业体系等城市发展需要,发挥工资分配激励导向作用,激发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干事创业热情。

坚持放权搞活,就是事业单位结合公益属性、发展需要和人才结构、梯队建设等因素,自行制定高层次人才考核评价和收入分配办法,自主认定高层次人才,把事业单位的用人自主权真正交给单位。

强化规范约束。就是把规范提升作为发力点,完善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考核评价、收入分配、绩效核增、考核退出等程序要求,压实主管部门做好高层次人才比例数量统筹责任,在权力下放的同时,让事业单位及主管部门能接得住、用得好。

说起《十项措施》带来的变化,多年以来,一直负责政策落实的青岛某公立医院刘女士说,“这次出台的《十项措施》,除了政策规定和相关要求更加细致、更加明确以外,还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操作性更强了,更接地气了。比如,文件提供的《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认定表》《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公示公告》等参考模板,作为基层单位,我们甚至可以拿来就用。业务办理比以前简单多了。”“另外,这次专门开发建设的‘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薪酬激励管理平台’,也为我们开展信息采集、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等工作带来了极大便利。”

《十项措施》实施后,其薪酬激励范围可涵盖构建“10+1”创新型产业体系、建设引领性海洋城市、提升城市功能品质、保障和改善民生等多个重点领域,将有力提升城市对高层次人才的引聚力,为优化城市发展环境,增强发展动能,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谈起出台《十条措施》的初衷和想法时,青岛市人社局工资福利处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次文件出台的主要目的是,坚持问题导向,解决实际问题;主要思路是,通过‘放权搞活’与‘规范约束’的双向发力,切实提升政策落实质效。”

这位负责人解释到,“具体来讲,在放权搞活上,就是要贯彻落实‘健全劳动、资本、土地、知识、管理、数据等生产要素由市场评价贡献、按贡献决定报酬的机制’决策部署,实施以增加知识价值为导向分配政策,不唯论文、职称、学历、奖项,把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的认定权、考核权、激励权真正交给用人单位和主管部门,倡树鲜明的激励导向。

在规范约束上,就是要压实、压紧各方责任,确保各项政策规定落实到位。比如,我们聚焦个别事业单位自主认定高层次人才比例数量较高问题,规定要坚持好中选优、宁缺毋滥原则,从严控制、保证质量,将极少数急需紧缺、业内认可、业绩突出、群众公认的高层次人才选出来,用起来。再比如,我们针对有的事业单位高层次人才考核评价和分配激励办法固化问题,首次明确提出原则上每3-5年对办法进行修订和完善,确保相关办法跟上形势发展,与时俱进更新。还比如,我们汲取近年来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医疗卫生机构出现的学术造假、道德失范等反面典型案例教训,要求对作用发挥不明显、成效不显著、考核不合格或违反法律法规、公序良俗、学术规范、保密规定以及因其他原因受到处分的高层次人才,及时调整或取消其相关待遇。另外,我们还强调要建立事业单位自查、主管部门监督审查、相关部门重点抽查的工作机制,坚决杜绝滥发绩效工资、‘吃空饷’等违规违纪问题发生等等,这些都是强化规范约束方面的体现。”

这位负责人最后说,“总之一句话,就是要围绕城市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发挥薪酬激励作用,精准释放政策潜能,激发干事创业活力,促进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

文/记者 李如艺

[来源:信网 编辑:王荣]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9/05 14:20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李如艺
· 责编 ·
王荣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