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等候时间缩短,复杂业务“一次办结率”显著提升,12366热线接通率和满意率双双跃升……这亮眼数据背后,是国家税务总局青岛市即墨区税务局创新推出的“前台精服务、中台强支撑、后台优保障”三台联动智慧服务新机制。通过流程优化、数字赋能和机制创新,其将传统办税服务厅升级为高效运转、精准服务的“智慧枢纽”,为纳税人缴费人带来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与满意度。
“潮汐”分流 “专窗”直达 前台服务精准高效
“以前办税最怕‘扎堆’,一等就是大半天。现在不一样了,感觉大厅‘活’起来了,哪里人多,办税厅的服务力量马上就补充到哪里,效率高多了!”刚刚办完业务的某企业会计张女士感慨道。她感受到的“活”与“快”,源于即墨区税务局创新的“动态调配+专窗服务”运行模式。
该局依托后台数据实时监测各窗口排队“热度”,一旦某个窗口排队人数超过预设阈值,后台业务骨干人员将立即补位至前台支援。同时,创新增设“潮汐窗口”,在业务高峰时段,灵活将低峰区域的窗口人员,动态调配至业务量激增的高峰窗口,确保服务资源像“潮水”一样随办税需求高峰灵活流动,实现服务不断档、质效不打折。据统计,该机制运行后,办税服务厅高峰时段平均等候时间缩短了15%,纳税人普遍感受到排队少了、办得更快了。
针对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业务量大、专业性强、时效要求高的特点,即墨区税务局在导税区专门设置“涉税中介服务专窗”,涉税机构服务人员可在此享受“快速叫号、优先办理”的绿色通道服务。不仅如此,该局还配套建立了涉税专业服务机构信用积分激励机制,“我们鼓励规范执业,对信用等级高的TSC5级涉税专业服务机构,提供‘免排队、优先办’服务。这不仅提高了效率,也有效引导了行业自律,规范了涉税服务市场秩序。”办税服务厅负责人介绍道。
“云端”响应“闭环”联动 中台支撑全时在线
“您好,这里是即墨区税务局征纳互动服务平台,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在即墨区税务局的征纳互动服务中心,坐席人员正通过视频通话,耐心指导一位远在乡镇的企业财务人员在线办理更正申报。这一幕,正是即墨区税务局打造的“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服务新模式生动写照。
该局大力扩充征纳互动服务力量,增设专业坐席,整合电话、视频通话、远程协助等多种数字化手段,为纳税人提供集政策咨询、简单业务办理、操作辅导、投诉受理于一体的“一站式”远程服务。此外,该局运用大数据分析历史业务量,精准预测咨询高峰时段,动态调整在线坐席人数,确保纳税人即使在业务最繁忙的征期,也基本能实现“打得通、问得清、办得快”,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成为常态。
为解决纳税人咨询“多头跑、重复问”的痛点,即墨区税务局将12366纳税服务热线与实体办税服务厅中台深度整合,建立了“统一受理、智能分拣、精准转办、限时办结、主动回访”的闭环处理机制。当纳税人拨打12366咨询政策或反映问题,坐席人员借助知识库系统,快速精准解答大部分常见问题。对于确需现场核实或处理的复杂诉求,则无缝转办至办税服务厅的中台,由专人对转办事项进行全程跟踪、协调处理,并实时向纳税人反馈办理进度,确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以前遇到疑难问题,需要大老远跑大厅办理。现在打咨询热线,问题直接转给大厅专人负责,还能随时知道进展,太省心了!”某商贸公司负责人李先生表示。
培训赋能 流程优化 后台保障夯实“硬支撑”
前台的高效运转、中台的灵敏响应,离不开后台坚实的“人才”基础和“流程”保障。为此,即墨区税务局坚持“强素质”与“优流程”并重,为智慧服务提供源源不断的内生动力。
面对税费政策更新快、电子税务局功能迭代频繁的挑战,该局将队伍建设置于首位。紧盯电子税务局操作实务、最新税费政策解读、涉税风险精准识别与应对等核心能力,办税服务厅建立“每周一课”常态化培训机制,培训后配套实操考核,确保人人过关。“每周的学习和考试虽然压力不小,但确实让我们面对纳税人时更有底气,解答问题更精准,操作也更熟练了。”税务干部小郭表示。
服务标准化是提升效能的关键。该局对办税服务全流程进行了系统性梳理和优化,制定了统一的业务操作规范和时限标准,明确了从咨询导税到业务受理、审核、办结等各环节的“标尺”。同时,建立了常态化的业务质量自查机制,定期组织业务骨干通过系统抽查、录像回看等方式,对服务过程进行“体检”,及时发现潜在问题并迅速整改优化,确保服务过程规范统一、高效精准,最大限度减少人为差错,提升纳税人体验。
通过“前台、中台、后台”的协同联动与深度优化,即墨区税务局办税服务厅实现了从“被动坐等”到“主动靠前”、从“固定窗口”到“智慧云厅”、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转变。下一步,即墨区税务局将持续深化“三台联动”机制,拓展智慧办税场景,优化服务流程,创新服务举措,让办税更智能、更便捷、更有温度。文/通讯员 巨冰倩 记者 赵彦阅
[来源:信网 编辑:王荣]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