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莱西市聚焦基层治理,以 “板凳会”“道德积分榜” 等创新举措破解治理难题、提升民生福祉,走出各具特色的乡村善治之路,为乡村治理提供鲜活 “莱西样本”。
在沽河街道,“板凳会” 成为干群连心的 “议事厅”。没有会场拘束,党员干部与村民围坐一圈,一张小板凳、几句开场白,便围绕清廉文化建设、历史文化传承、邻里纠纷等话题畅所欲言。在这里,政策得到通俗解读,村民诉求当面表达,矛盾在轻松氛围中化解。如今,“板凳会” 已成为沽河街道推进清廉村居建设、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重要品牌。
“下一步,我们新村党委将进一步健全议事、决策、管理、服务等制度,推动乡村治理呈现新格局,实现新村生产、生活、生态共同发展,打造质优幸福共同体。” 沽河街道庄扶新村党委书记王希科说。
而在日庄镇沟东新村,一张 “道德积分榜” 正悄然改变乡村风貌。作为曾经的库区移民村,该村将道德规范量化为积分,涵盖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爱党爱国等多个方面,实行每月评分、每季度公示。村民参与公益服务、移风易俗等活动可获积分,积分不仅能在村里的积分超市兑换日用品,还与幸福大食堂使用挂钩。在积分激励下,村民们把 “村里事” 当成 “自家事”,“德治 + 智治” 的治理模式为乡村发展筑牢根基。
日庄镇沟东新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高维玉介绍:“我们通过建立沟东新村道德诚信体系,推行道德积分排行,每月一评分、每季度一公示,在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爱党爱国、爱村等方面细化评分标准,在重点工作、重点领域、重点思想上实行重点量化机制。同时,推行幸福大食堂使用办法,按各户积分决定是否享受免费使用。通过道德积分推行,极大改变了村风民风,筑牢了新村发展根基。”
从沽河街道 “板凳会” 到日庄镇沟东新村 “道德积分榜”,莱西市以创新治理激活基层内生动力,让乡村更和谐、百姓更幸福,持续擦亮乡村善治 “莱西名片”。文/记者 谷正原
[来源:信网 编辑:王熠冉]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