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25年青岛27座重点市政桥梁装上智能“监测眼”

原标题:今年27座重点市政桥梁装上智能“监测眼”

城市高架桥是连接区域、承载经济命脉的关键节点。如今在青岛的许多市政桥梁上,高精度智能传感器间隔分布,桥梁运行情况的每一个细微变化,都逃不过智能传感器的“火眼金睛”——这如同给传统基建装上“中枢神经”,让桥梁维修养护、安全管理更加高效便捷。

城市桥梁(隧道)智能化建设改造是城市更新、“新城建”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打造韧性城市的重要举措。近年来,青岛积极探索通过信息化、智慧化手段,赋能桥梁智慧管养,截至2024年底,已完成25座市管桥梁智能化改造。今年,对剩余27座市管桥梁(隧道)进行智能化建设改造,并首次列入市办实事。截至目前,今年已完成16座桥梁和隧道的改造,待年底全部完成后将实现我市东岸城区快速路网体系桥梁(隧道)实时监测预警100%全覆盖。

在城阳区流亭机场高速路一处跨路口桥下,几名施工人员正在登高车上相互配合着为桥体安装各类感知设备。同样的场景,今年还在胶宁高架路、杭鞍高架路、跨海大桥高架路、张村河大桥等重点市政桥梁上演。“在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的统筹推动和指导下,我们坚持‘一桥一策’,结合桥梁病害特征、结构类型、运营年限、周边环境等不同情况,对27座桥梁和隧道选取跨中截面、墩顶、支座等重要部位布设机器视觉测量仪、激光位移计、分布式光纤等9类1219套感知设备,实现对桥梁和隧道结构健康、内部受力、环境变化的实时监测。”青岛市政空间开发集团相关负责人说。

这些桥梁上的“中枢神经”所捕捉到的数据,会实时传送至市级道路桥梁监管服务平台,而这里相当于全市桥梁健康管理的“智慧大脑”。在监控中心,工作人员只需动动鼠标,便可在大屏幕上随时在线监测已纳入系统的桥梁运行状况。依托这一服务平台,青岛还建立建筑信息模型进行模拟仿真,实时分析桥梁的监测数据,对结构承载能力不足、结构异常位移、重载车辆通行等安全风险场景及时预警,为桥梁安全管养和应急处置提供决策依据。

桥梁安全无小事,每一个微小的数据波动,都可能关乎百姓的生命财产安全。在风险防控方面,系统可实现自动预警、管养单位联动处置机制。一旦实时监测数据超过阈值,报警信息将同步推送至桥梁管理部门、养护单位。养护单位会立即安排专业人员现场核查、分析研判、及时处置,管理部门则利用平台跟踪处置进程。可实现预警事件5分钟内响应、30分钟内现场研判处置,做到安全隐患的提前预警和有效防范,构筑起城市基础设施的“一道安全防线”。

“预计11月底前,27座重点桥梁将全部完成智能化改造,并接入市级道路桥梁监管服务平台。同时,我们还将逐步推进城区剩余重点桥隧智能化建设改造工作,推动青岛桥梁设施突发事件防控、安全管理和智慧管养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市政公用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冰洁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王荣]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9/25 08:08
· 来源 ·
青岛日报
· 责编 ·
王荣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