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成都多运营商曝携号转网潜规则:有12345或工信部投诉记录即延迟办理

有网友在社交平台晒出与商家沟通截图(来源:社交平台)

部分网友就相关问题在评论区进行讨论(来源:社交平台)

信网9月21日讯 近日,多位四川成都市民在社交媒体发文反映,他们在办理携号转网业务时,被转入方告知由于此前曾有过工信部或12345投诉记录,被要求必须等待120天甚至180天才能办理,部分用户质疑相关电信运营商的相关规定并不合理。对此,信网(热线0532-80889431)联系了成都市多家电信运营商,均被告知若此前存在相关投诉记录,则无法即刻办理携号转网业务。

部分网友就相关问题在评论区进行讨论(来源:社交平台)

投诉记录致携号转网受阻 网友反映问题非个例

李先生发文称,他是成都的中国移动用户,他此前一直对自己的套餐价格不太满意,看到中国联通推出了更适合自己的套餐,便决定办理携号转网,将号码转至联通。然而,当他开始咨询携号转网的相关情况时,中国联通线下网点的工作人员告知他,因为他曾经拨打过12345存在投诉记录,所以无法立即办理转网,最早也要等待三个月才能办理。

李先生对此十分不解,他表示工信部早已发布相关规定,严禁阻碍或变相阻碍用户携号转网,而且12345或工信部的投诉记录属于个人隐私,运营商无权以此为由限制转网。“我之前只是正常行使自己的投诉权利,怎么就成了转网的障碍呢?这不是霸王条款吗?”

信网注意到,在李先生发布相关情况的社交平台评论区中,有不少IP为四川的网友留言表示自己也遇到了相同问题,有人称“想把电信的号转移动,因之前投诉过信号问题,被要求等半年”,也有人提到“投诉的是小区物业问题,有的营业厅居然表示也会有影响,换了别的营业厅才顺利转网。”这些帖子也从侧面说明李先生所遇到的情况并非偶然。

部分网友就相关问题在评论区进行讨论(来源:社交平台)

针对投诉限制规则 运营商线下网点与官方答复迥异

为了进一步了解事件的详情,信网分别联系了成都市部分区县的多家联通、移动和电信部分线下营业网点。成都市郫都区一移动营业网点的工作人员证实,若用户有过工信部或12345投诉记录,180天内确实无法成功办理携号转网,且无论投诉内容是否与通信服务相关,只要用该号码投诉就会受限。当被问及这是否是公司规定时,该工作人员含糊其辞的表示:“这个...应该是规定吧。”

成华区的一联通营业网点工作人员则表示,办理时会查询用户及家庭成员所有号码的投诉记录并截图上传系统,若投诉与转网等方面无关可进行申诉,由三家运营商成立的专人成员组审批,通过后可办理。若投诉与转网相关,则需等3-4个月。同时,工作人员表示,此规则目的是防止运营商恶意竞争、恶意引导用户投诉,且因投诉会扣罚业务人员3000元罚款,所以工作人员执行较为严格。为进一步核实该规则的覆盖范围,信网随后又咨询了成都市其他区县的联通、移动、电信线下营业网点,得到的答复与上述网点基本一致,均提及投诉记录对携号转网的限制及相关执行要求。

信网随后拨打了四川地区的联通、移动和电信的官方客服热线。中国移动的相关工作人员向信网表示,用户办理携号转网需先联系原运营商确认号码无合约限制,对于有投诉记录需等待180天才可转网这一问题,移动客服则称自己无权限直接办理,仅可以帮用户核实对应业务,具体办理需以当地营业厅查询结果为准,对于是否为总部规定未明确答复。

中国电信客服则否认存在12345或工信部投诉记录就限制转网的规定。“只要原运营商确认号码无合约、费用已结清,用户即可凭有效证件办理携号转网,无需等待额外。”工作人员表示,经核实,中国电信并未将投诉记录纳入限制条件。但这一说法与中国电信的部分线下网点答复完全相悖,工作人员曾明确向信网表示“12345投诉内容与转网有关需要等半年以后才能转。”中国联通方面表示,系统中暂未查询到“投诉记录限制转网”的相关规定,针对信网反映的相关情况,后续将登记并安排专人进行答复。

180 天“冷冻期”系运营商行业内部约定

对此,信网就相关情况咨询了成都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工作人员表示,尚未收到过关于“投诉12345后携号转网需等180天”的相关政策通知。

为进一步核实该规定的依据,信网电话联系了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一张姓工作人员向信网表示,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仅为通信管理协调部门,主要负责通信规划等工作,无管理运营商的权限,也无法干预此类行业自律文件的制定,运营商的主管部门实为四川省通信管理厅。市民投诉通信服务后需等待180天才能办理携号转网的要求,并非政府出台的政策性文件,而是三大运营商为避免彼此间恶性竞争、防止部分运营商引导用户恶意投诉,大量占用12345公共资源所签署的行业自律文件,属于行业内部约定。该工作人员强调,仅当投诉内容涉及运营商服务时,才会触发180天“冷冻期”,若投诉内容与通信服务无关,则不影响正常携号转网。此外,该工作人员还补充道,部分用户因自身存在运营商合约需支付违约金,不愿承担该笔费用进而选择投诉。

9月16日,信网电话联系了四川省通信管理厅,相关工作人员明确否认存在市民拨打12345 投诉后,携号转网需等180天的政策规定。同时表示,市民若需查询相关文件或规则,可通过政府信息公开渠道申请。若在携号转网中遇到运营商拒绝办理等实际问题,可通过四川省通信管理厅官网的电信用户申诉栏目提交申诉处理。

对此,青岛市网络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AI调解员评析,在通信服务市场化不断推进的今天,保障用户的自由选择权和个人隐私,携号转网政策的落实不应被不合理的限制所阻碍。若运营商以投诉记录限制携号转网,涉嫌侵犯用户的自主选择权和隐私权。用户选择投诉是为了解决问题,不应因此受到不合理的限制。如果运营商认为用户的投诉存在恶意或不实,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解决,而不是以此作为限制转网的手段。同时,受影响用户可进一步向有关部门反映相关情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对于相关情况,信网也将持续进行关注。(耿润)

[来源:信网 编辑:秦璐]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9/21 11:01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耿润
· 责编 ·
秦璐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