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2025年青岛推进136个城中村改造建设 19个村顺利回迁

原标题: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高标准更新建设,打造高品质城市空间

今年以来,全市统筹推进89个市政道路项目建设,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53个,19个城中村完工回迁,建成停车场项目52个……从山海之间到街巷深处,青岛正以更新之名,重塑品质生活的温度。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冲刺与“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在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上,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动适应城市发展阶段变化,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城市生活的需求。

道路是城市发展的“动脉”,今年青岛的路网继续织密:按照“畅通骨干路、打通微循环”的工作思路,统筹推进89个市政道路项目建设。截至目前,谋划了10余年的双山隧道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补齐东西向快速路网的唐山路快速路工程主体基本完工,预计年底可实现主线通车,胶州湾第二隧道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

此外,崂山区枣山东路、城阳区周村路、西海岸新区民和街南延等13条道路建成通车,初步形成了以高快速路和主干路为骨架,次干路及支路为补充,功能相对完善,层次更加分明的道路体系,路网通行效率明显提升。

旧城旧村改造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今年全市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53个,打造“全龄友好空间”。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城中村的改造也是重要篇章,2025年青岛稳步推进136个城中村改造建设,截至目前,19个村顺利完工回迁,让百姓生活品质“原地升级”。

10月1日当天,李沧区世园街道戴家社区安置区的1100多名居民笑逐颜开,完成抓阄分房。顺应社区居民需求,抓阄分房创新推出“子母楼”方案,即在满足套数、面积等前置条件下,居民家庭的两套住房可实现同一楼层“门对门”,最大程度契合家庭居住的便捷与温馨需求。不仅如此,居民还提前走入自己的新房实地探访,亲身体验新家的格局与品质。

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也事关民生福祉,今年以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围绕老城区老小区、前海景区、学校医院等停车难重点区域,创新运用“人防+、公园+、立交+、学校+、边角地+”五个加法建设模式,充分挖掘闲置土地、边角空地、广场绿地等城市公共空间、小微空间,推进复合开发利用。截至目前,建成麦岛路西侧、青岛浮山全民健身中心、三明路等停车场项目52个,新增泊位约1.1万个,有效缓解停车难题。

“以前来小麦岛停车一直是个大问题,自从这个停车场投用后,我们几乎每个周末都带孩子来这露营,太方便了!”今年5月1日,麦岛路西侧停车场正式投用,让包括市民刘女士在内的众多市民游客朋友,解锁了“停车即达景区”的畅行体验。为高效利用土地资源,麦岛路西侧停车场以“海滨交通微枢纽”理念打造区域交通中心,将公交停车场与社会停车场融合在地下空间内,结合“公园+”建设模式连接城市景观带,与小麦岛共同建设成绿草如茵、自然秀美的城市公园,不仅有效缓解小麦岛滨海公园停车难题,还为市民游客提供便捷的出行环境,提高城市整体生活品质。

每逢周末和假期,青岛老城区内都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在这里,更新盘活工作仍在进行。今年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统筹推进历史城区18个建设项目,四方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项目入选全国城市更新典型案例,全国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现场交流会在青举行。焕新后的老城区人流如织,“烟火气”“活力范”十足。

城市焕新,幸福加码!下一步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继续真抓实干,踔厉奋发,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品质之城贡献更多“住建力量”。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冰洁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王荣]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10/16 07:46
· 来源 ·
青岛日报
· 责编 ·
王荣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