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以高标准更新建设,打造高品质城市空间
今年以来,全市统筹推进89个市政道路项目建设,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53个,19个城中村完工回迁,建成停车场项目52个……从山海之间到街巷深处,青岛正以更新之名,重塑品质生活的温度。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冲刺与“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的关键之年,在承前启后的关键节点上,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主动适应城市发展阶段变化,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高品质城市生活的需求。
道路是城市发展的“动脉”,今年青岛的路网继续织密:按照“畅通骨干路、打通微循环”的工作思路,统筹推进89个市政道路项目建设。截至目前,谋划了10余年的双山隧道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补齐东西向快速路网的唐山路快速路工程主体基本完工,预计年底可实现主线通车,胶州湾第二隧道等重点项目加快推进。
此外,崂山区枣山东路、城阳区周村路、西海岸新区民和街南延等13条道路建成通车,初步形成了以高快速路和主干路为骨架,次干路及支路为补充,功能相对完善,层次更加分明的道路体系,路网通行效率明显提升。
旧城旧村改造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今年全市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53个,打造“全龄友好空间”。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城中村的改造也是重要篇章,2025年青岛稳步推进136个城中村改造建设,截至目前,19个村顺利完工回迁,让百姓生活品质“原地升级”。
10月1日当天,李沧区世园街道戴家社区安置区的1100多名居民笑逐颜开,完成抓阄分房。顺应社区居民需求,抓阄分房创新推出“子母楼”方案,即在满足套数、面积等前置条件下,居民家庭的两套住房可实现同一楼层“门对门”,最大程度契合家庭居住的便捷与温馨需求。不仅如此,居民还提前走入自己的新房实地探访,亲身体验新家的格局与品质。
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也事关民生福祉,今年以来,市住房城乡建设局围绕老城区老小区、前海景区、学校医院等停车难重点区域,创新运用“人防+、公园+、立交+、学校+、边角地+”五个加法建设模式,充分挖掘闲置土地、边角空地、广场绿地等城市公共空间、小微空间,推进复合开发利用。截至目前,建成麦岛路西侧、青岛浮山全民健身中心、三明路等停车场项目52个,新增泊位约1.1万个,有效缓解停车难题。
“以前来小麦岛停车一直是个大问题,自从这个停车场投用后,我们几乎每个周末都带孩子来这露营,太方便了!”今年5月1日,麦岛路西侧停车场正式投用,让包括市民刘女士在内的众多市民游客朋友,解锁了“停车即达景区”的畅行体验。为高效利用土地资源,麦岛路西侧停车场以“海滨交通微枢纽”理念打造区域交通中心,将公交停车场与社会停车场融合在地下空间内,结合“公园+”建设模式连接城市景观带,与小麦岛共同建设成绿草如茵、自然秀美的城市公园,不仅有效缓解小麦岛滨海公园停车难题,还为市民游客提供便捷的出行环境,提高城市整体生活品质。
每逢周末和假期,青岛老城区内都是人头攒动,热闹非凡,在这里,更新盘活工作仍在进行。今年市住房城乡建设局统筹推进历史城区18个建设项目,四方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项目入选全国城市更新典型案例,全国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试点现场交流会在青举行。焕新后的老城区人流如织,“烟火气”“活力范”十足。
城市焕新,幸福加码!下一步青岛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将继续真抓实干,踔厉奋发,为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品质之城贡献更多“住建力量”。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王冰洁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王荣]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