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助企服务员帮金微纳米攻克卡脖子技术
红领书记+ 助企服务员选派机制
2019年,临沂建立选派机关干部到民营企业担任“红领书记”工作机制;2023年,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选派经济口干部担任“助企服务员”。
前者是全职、任期两年,覆盖所有提出选派需求的民营企业;后者是兼职、任期一年,重点聚焦当年度省、市重点项目和重点骨干企业。临沂已选派1491名“红领书记”和568名“助企服务员”进企业。
企业有话说
山东金微纳米科技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胡顺平:李光明既帮着对接高校科研资源,又帮着协调政策,推进技术产业化落地,对我们帮助很大。接下来如何打开信任市场,成为上下游环节的“放心之选”,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 本报记者 刘云鹤 张铭铭
赵浩然
一项科技创新成果只有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创新价值才算充分“兑现”。如何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成为许多科技型企业面临的普遍难题。
纳米级球形二氧化硅是高端芯片的封装材料,此前一直被国外垄断。山东金微纳米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微纳米”)在“助企服务员”帮助下,链接高校科研资源,攻克了这项“卡脖子”技术,并投入规模生产。
金微纳米是一家位于临沭县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主要专注于高纯纳米球形微粉材料工艺和生产装备的研发。
国内的高端芯片封装材料主要是微米级,纳米级的一直受制于外国。对于下游芯片企业来说,封装费用高昂,且动辄需等待四五个月。2023年6月,国产纳米级球形二氧化硅封装材料在金微纳米实验室诞生,让封装高端芯片有了“国产”选项。
可技术突破的兴奋还未消散,接二连三的烦恼便笼罩了企业。
技术是否偶发、稳定性如何、能否进行规模化生产……没有“参照系”,一系列“不确定性”成为这项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拦路虎”。
“企业主要是技术层面的突破,缺少理论层面的支撑。我们想找科研团队帮忙提供理论和技术指导,可一直没找到。”金微纳米项目负责人胡顺平坦言。
“退”不甘心,“进”有风险,企业陷入两难。
彼时,临沭县委组织部正统筹相关部门落地“助企服务员”机制,金微纳米的难题在摸排走访中被发现。
“助企服务员”不能挂职走形式。临沭县委组织部摸底了所有符合条件的机关干部后,发现了一位匹配对象——临沭县税务局干部李光明。
为何选中他?李光明毕业于山东大学机械制造专业,有一定的专业背景,而且可以“牵线搭桥”高校的科研力量。
2023年12月,李光明接下“军令状”,成为金微纳米的“助企服务员”。很快,他就带着金微纳米的技术骨干前往山大。
开始并没有想象中顺利,高校科研团队对这项技术提出了20多个问题。
此后一段时间,李光明带着企业技术骨干多次跑实验室、见专家,带回高校的研究成果与创新思路,技术的确定性慢慢清晰。
另一条线,李光明链接政府资源,为企业定制了“审批中介联合体”。将能评、环评、安评三合一,另有山大科研团队跟随审批流程。
“我们的审批效率提高了50%。公司已经建成12条纳米级球形二氧化硅封装材料及智能装备生产线。”胡顺平说,这项技术不仅为下游企业节省约30%的成本,也将供应时间从四个月缩短至四周。
为了提升服务效果,临沂要求“助企服务员”制定年度计划和重点任务。“我们要求,说到就要做到,完不成任务是不行的。”临沂市委组织部副部长、三级调研员段东青说。
“助企服务员”的任期为一年,可期满并完成任务的李光明却“走不了”了。
原来,金微纳米向临沭县委组织部提出,希望他能留下来全职服务。“我们现在把他当自己人看待了,很多事会找他。”胡顺平说。
回应企业诉求,临沭县委组织部决定让李光明以“红领书记”的身份继续走进企业。
如今,有了“新身份”的李光明,又领了新课题。
[来源:大众日报 编辑:孙宝震]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