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全国科普月丨从“日”到“月”,科普盛宴何以更“香”?

原标题:全国科普月丨从“日”到“月”,科普盛宴何以更“香”?

朱肖明

今年9月,是首个法定全国科普月。从2003年起已延续22年的全国科普日,升级为科普月,从集中的单日活动,演变为为期一个月的科普盛宴,这一转变意义非凡,映照出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也体现出科普工作的与时俱进。

科学素质是国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文明进步的基础。提升科学素质,对于公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对于增强国家自主创新能力和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在过去,科普日集中展示科技成果、普及科学知识,发挥了重要作用。2024年公民具备科学素质的比例达15.37%,提前完成2025年阶段发展目标,显示了多年来持续开展科普活动的成效。

如今科技创新呈井喷之势,从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到新能源技术的突破,从量子计算的飞速发展,到生命科学的前沿探索,科技新成果、新理论不断涌现。短暂的科普日难以承载如此海量的科技内容,科普月的设立则为全面、深入地展示这些科技成果提供了更广阔的时间和空间,能让公众有更充裕的时间去了解和感受科技的魅力与力量,是满足公众对科学知识日益增长需求的必然选择。

与此同时,身处信息爆炸时代,披着“科学”外衣的假信息也在泛滥。具备基本科学素养,才能更好地辨别真伪,做出理性的判断和决策。科普月是主动占领舆论阵地、弘扬科学精神、抵制愚昧迷信的重要方式。

全国科普月以来,各地通过融合展览、讲座、体验、互动、表演、线上线下结合等多元形式,既重视知识普及,又注重将科技前沿与当地人文融合,形成了亮点纷呈的科普格局。

在山东,省科技馆举办的“科学之夜”,融合七大板块内容,打造立体化科普体验,首日便吸引数千市民;“大河汤汤 —— 黄河地理生态科普展”,通过实物、互动装置等,让民众深入了解黄河生态知识与人文故事。在陕西,科普剧展演用生动鲜活的舞台演绎展现科学魅力,为观众带来了一场兼具知识性与艺术性的科普盛宴。在广东,知名企业,在市民服务中心展示代表领域前沿水平的机器人产品。线上,趣味科普知识竞答、专业人士拆解 “AI 换脸”骗局,天文台为大众直播月全食……

可以看到,科普月正以更长的周期、更实的场景、更活的形式,让科学从“一时热闹”变为“持续浸润”。当“科学”二字不再是看不懂的公式和高深的专业术语,更不是实验室里冰冷的设备和仪器。当大众真实感受到科技变革与每个人的关系,这种扎根日常、持续生长的方式,才是科普盛宴越来越“香”的核心密码。

[来源:海报新闻 编辑:孙宝震]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9/20 16:37
· 来源 ·
海报新闻
· 责编 ·
孙宝震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