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联动四海,激荡和合之声!乙巳年公祭孔子大典在曲阜孔庙举行

原标题:联动四海,激荡和合之声!乙巳年公祭孔子大典在曲阜孔庙举行

四海同风,礼乐和鸣。2025年9月28日,是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诞辰2576年纪念日。上午,乙巳年公祭孔子大典在曲阜孔庙举行,海内外各界人士共同拜谒至圣先师孔子。

上午9时许,伴随九声钟响,明故城城门缓缓开启,大典启动。在6名礼生的引领下,参祭人员佩戴黄色绶带,正衣冠、拾肃容,沿孔庙古柏苍苍的道路,按中、东、西三路行进,依次步入万仞宫墙内,参加开城、开庙、启户等仪式。随后,祭祀队伍来到大成殿前,在无伴奏合唱《〈论语〉节选》的空灵歌声中,主祭嘉宾和祭祀代表先后向孔子像敬献花篮。

“泱泱华夏,巍巍吾邦。文明浩瀚,源远流长……文明互鉴,美美与共。”省领导恭读《乙巳年公祭孔子大典祭文》。全体嘉宾整理衣冠,庄然肃立,面向大成殿孔子像行三鞠躬礼。10时许,祭孔大典结束。在童声《尼山敬师歌》的歌声中,嘉宾依次离场。

公祭孔子大典,简称祭孔大典,是中华民族以祀典的形式对孔子和儒家圣贤表达尊崇与礼敬的纪念活动。每年9月28日孔子诞辰日,海内外孔子后裔及各界嘉宾会聚曲阜孔庙,拜谒至圣先师。这一仪式,如今也成为每年孔子文化节的“重头戏”。

乙巳年公祭孔子大典以“仁礼天下·和合大同”为主题,严格遵循古礼仪规,于乐舞告祭声中再现“金声玉振”的礼乐盛景;敬献花篮、恭读祭文,既表达对先贤智慧的致敬,也回应“天人合一、协和万邦”的时代命题。

祭孔大典总导演周长征表示,祭孔大典的每一个环节都严格遵循礼制规范,力求呈现庄重、典雅的仪式效果,让远道而来的海内外嘉宾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

当参祭人员入城时,编钟乐舞《金声玉振》上演。《金声玉振》不仅体现了古代音乐与哲学的深度融合,也反映了儒家对礼乐教化功能的推崇。

“今年《金声玉振》首次以‘天子长安’编钟为核心元素编排,严格遵循周朝礼乐制度中‘天子四面悬挂钟磬’的规范铸造。”大典导演组副组长韩开告诉记者,编钟全套共111枚,总重量9.5吨,是目前规模最大、音域最广的仿古青铜编钟集群。

典礼中,青春与传统的“互动”,也成为文化传承的生动注脚。参与八佾舞《新编祭孔乐舞》表演的曲阜师范大学学生聂怡然说,她和同学们希望通过“诚于心、形于外”的肢体动作,表达对至圣先师的敬仰之情,让所有在现场和在屏幕前观看的人都能感受到这份肃穆庄严。

土耳其IT工程师Yeliz是第一次来中国。她说,选择孔子诞辰这样特别的日子盛装打扮而来,是因为多年来她一直仰慕儒家思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样的东方智慧真的很让人尊重。”

“在现场看祭孔大典和在电视上看完全不一样,来到历史发生地,感觉很震撼。”海南省融媒中心顾问岳玫瑰说,儒家思想是一套宏大的哲学体系,构建了我们看待世界的方式,指引着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之道,对当今国际关系的处理也很有帮助。

“孔子‘有教无类’的教育理念,指引我们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而‘因材施教’的智慧更让我们懂得尊重差异、点亮个性。身为教师,我们定当以先贤为范,传承‘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参加完祭孔大典,全国模范教师代表杨勇说。

孔子的后人在全球开枝散叶,儒家思想对世界各地尤其是东亚文化圈产生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今年,祭孔大典进一步打破地域、行业、群体的界限,以全球“云祭孔”的形式,广泛联动衢州孔庙、北京孔庙(国子监)、甘肃天水文庙、韩国成均馆、印度尼西亚孔教总会等海内外60余家孔庙、文庙、儒学机构及孔子学堂,吸引3500万观众在线参与,形成“全球参与、共传文脉”的热烈氛围,共同奏响了一曲跨越时空、联通四海的文化共鸣乐章。

记者从尼山世界儒学中心了解到,广大网友通过线上祭孔平台参加虚拟祭孔、AI问答挑战等,#2025全球云祭孔#、#云祭孔这波文化输出绝了#、#2025全球云祭孔仪式感拉满#等话题阅读量超1800万次。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记者 赵琳)

[来源:大众日报 编辑:李源菁]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9/29 09:33
· 来源 ·
大众日报
· 责编 ·
李源菁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