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探访青岛齐长城遗迹 寻踪历史往事探索保护与融合

原标题:千里齐长城,前世与今生

海纳百川,齐鲁之巅。登上鹁鸽山,寻访齐长城遗迹,只见它蜿蜒的身躯,若隐若现地隐于山林中。再登月季山谷,齐长城以潇洒干练的姿态,沿山脉起伏,看花开花落。相较于万里长城的磅礴和宏伟,齐长城显得低调而内敛。当万里长城惊艳于世界的时候,蜿蜒于齐鲁大地深山、海滨的齐长城,已经静默了2600多年。

它横亘山东,出没于隐秘的角落,跨越深邃的时光,见证齐鲁大地历史风云。近日,半岛全媒体记者驱车前往西海岸新区,与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组织的“走近齐长城媒体行活动”汇合,探访齐长城青岛段,采访专家学者,听他们讲述与齐长城相遇、相守的动人故事。

一件宝贝

诉琅琊往事,证长城遗迹

1471年,周姓族人来到一片四面环山绕岭的土地上,被此地秀丽的风光所吸引,决定在这里建设新的家园。他们从胶州市孟慈而来,用勤劳的双手,开山辟岭,筑屋铺道,网鱼豢兽,狩猎围耕,取名山周家,后改为山周村,隶属六汪镇。

日出日落,春去秋来。

400载的时光,见证着山周村人的繁衍生息。村北的土墙,毫不起眼,被村民们视为土岭,成为孩童们的乐园。此时的他们,还不知道这些土墙背后的惊人秘密。

清光绪年间的一天,一位村民在土墙下翻动土地,一锹下去,一个奇怪的器物裸露出来。是什么宝贝?村民并不知道,但他还是将其视为珍宝,传给后人。

如今,这件宝贝收藏于西海岸新区博物馆中。据博物馆工作人员透露,1996年,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鉴定其为国家二级文物,它就是“荆公孙敦”。

在图片中,我们可以窥见它的芳华:但见它通高10.7厘米,口径20.7厘米,器身半球状,口沿外侈,颈内束而成弧肩,两侧对应各有一耳环,通体饰乳钉纹,圆底有三足,器内壁铸有铭文三行十五字:“荆公孙铸其善敦,老寿用之,大宝无期”。铭文就是“荆公孙敦”名称的来源。

荆公孙敦的来源值得探索。诸城平昌城(今昌城一带)有荆水,与山周村相距几十里,是否与此地有关,还未得出结论。另外,铜敦制作于春秋晚期,与齐景公生活的年代相近,《晏子春秋》中记载,景公问于晏子曰:“吾欲观于转附、朝舞,遵海而南,放于琅琊。”《说苑》也记载了齐景公“游于海上乐之,六月不归”的典故,而铜敦在琅琊周边出土,与史籍中所记的景公出游的事迹可能互为注脚。事实究竟如何,还有待考证。

时间来到1952年,国学大师、金石专家王献唐,用双脚丈量了齐长城,这位从11岁就来青岛求学,并考证出不其城的专家,为山东的古迹考察作出了巨大贡献。这一次,他对齐长城做了实地踏查,一步一个脚印地探访观察,在此基础上对齐长城进行了全面研究,并有著作问世。陆续的,包括山东大学历史系教授、“八马同槽”之一张维华先生在内的大量专家学者,加入齐长城的研究队伍,向世人展现了齐长城的底蕴和魅力。1987年,齐长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此时,村民们才发现,那些司空见惯的土墙,原来是伟大的“长城之父”——齐长城。

一个奇迹 

盘卧鹁鸽山,春秋千载过

走近齐长城,触摸历史的脉搏,聆听来自2600年前的金戈马蹄声。

鹁鸽山,位于灵山街道的北部,这个名字很有趣,“布嘎”是青岛对鸽子的称呼,“鹁鸽山因鸽子而得名”。在灵山卫街道“文化通”殷常伟主任的陪同下,驱车前往,寻找隐藏在山中的齐长城遗址。

出了灵山街道办事处,向北行驶,大约一刻钟后,来到了齐长城牌坊下。漂亮的啄木鸟在地面上觅食,好奇地看着来客,在齐长城遗址的石碑旁展翅翱翔。雨后空气清新,林中鸟鸣不断,一如世外桃源。在山下停车,打开铁门,进入了鹁鸽山。遥望山间,巨石林立,仿佛飞来石,“突兀”而又俏皮地站在山顶,殷常伟先生说,当地俗称“落石”。这些石头颜色与山上白色的花岗岩并不同,尤其是黑色的石块特别引人注目,“目前只能解释为陨石了”。

近了,齐长城遗址!

一条石墙横跨山腰,自然堆积成1米左右高,宽度达七八米,黑松等草木展现着齐长城原有的风貌。抚摸石头,有的被风雨侵蚀,会有碎石脱落,有的则坚硬依然,迎接岁月的沧桑。

西海岸新区博物馆的工作人员边走边介绍说,鹁鸽山隶属小珠山国家森林公园,因为尚未开发成景区,所以保存完好。“当年,赵家村社区有人承包了山林,并没有开发,因为他有个念想,小时候就在这里住,对鹁鸽山有深厚的感情”。当年神秘的齐长城,周围的村民也给它起过很多的名字,“有叫长城岭的,有叫土岭子的,直到经过权威部门认定,这里是齐长城的一部分”,殷常伟先生说,“这些石头立起来以后,经过多年的风雨,由于没用水泥,只是自然堆叠的,所以经常滚落,幸好山林离村庄较远,没有成为百姓建房的地基材料。等到认定以后,就有人来专门修复维护了。帮忙把散落在周边的石头捡起来,放在石墙上,若有土石塌陷,就重新填补。由于位于山巅,没有路,施工难度非常大,600米的齐长城用了四个月的时间才得以恢复。”

随着齐长城文化的普及,以及国家对齐长城保护的重视,这里就成为社区的重点保护对象。未被打扰的齐长城鹁鸽山段,保存着齐长城的历史风貌。

回溯齐长城的历史,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春秋战国时期,地处我国东方的齐国,南近鲁楚,西有晋宋,北邻燕赵,为防御邻国入侵,巩固后方,所以齐国首先在这里修建了长城,以防晋鲁等中原诸国。战国时期,战局改变,原来的车步兵结合冲击作战,被步骑兵的野战和包围战代替,“备边境,充要塞,谨关梁,塞路径”成为当时的需求。战国齐威王初年始将原来的长城向东展修,筑长城至黄海海滨。齐长城经春秋战国一百七十余年的艰苦努力,使一千余里的长城东西衔接,终于完成了齐国国防线的长城建设。

作为春秋战国史上的古战场,齐长城比秦长城还要早470多年,是广为流传的“孟姜女哭长城”故事起源地,是中国长城文化的源头和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作中国“长城之父”。

西海岸新区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郝智国先生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齐长城从济南市长清区一直向东,到西海岸新区入海,全长600余公里,史称“千里齐长城”,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也是独具山东特色的文化资源。“齐长城青岛段从诸城市史家夼村进入青岛西海岸新区境内,先后经过六汪镇、铁山街道、王台街道、胶南街道、灵山卫街道、辛安街道、灵珠山街道、长江路街道等8个镇街,最后从于家河村东北入海,由西到东贯穿全境,全长56.077公里(包括消失区段),墙体分为土墙、石墙和山险三种类型”。

一代传承 

前辈留文脉,护城人上岗

杨家山里,初听会被认为是村庄的名字,其实是一个统称。

铁橛山,海拔595米,山势险峻,树木丰茂,“铁橛悬泉”被誉为古胶州八景之一,山顶水流“溽夏不流,大旱不涸,玩之如明珠时倾,又似闻流水一曲,不减庐山瀑布云”;月季山,海拔393米,山石峭立、松柏叠翠,水质清澈、清秀幽静,山谷遍植月季,花香四溢;睡牛山,海拔261米,山上的仙牛蹄印,在当地流传着神奇的传说。这3座山峰鼎足而立,连绵起伏,首尾相衔,形成一片蜿蜒狭长的谷地。

谷地上,散落着西北庄、大下庄、黄泥巷、上沟等8个村庄,居住的人家几乎都姓杨。因地处偏僻,交通不便,山外人不易辨清哪个村庄在哪里,山里人到山外,也只讲是山里,久而久之,杨家山里便成了这些村庄的代称了。

赶往齐长城百果园景区,是为探访齐长城月季山东坡段。在杨春燕经理的带领下,穿行于诱人的果香中,与蹦跳的野兔擦身而过,小松鼠翘着尾巴消失在树林里,景区的生态丰富而多彩。

齐长城遗址起伏于月季山上,始于月季山东岭,终点止于大下庄北山,总体呈西东走向,墙体为土(砂)石混筑,内部用夯土筑成,两侧用石块垒砌,充分体现了齐长城“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砌筑特点。墙体现存状况较好,地势变换多样,是西海岸新区段土石混筑墙体的代表。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5年开始抢救性保护修缮工程,2019年经山东省文物局验收通过,修缮长度850米。修复完成的部分本体宽约5米,侧面有宽约3米的漫道,两侧设有保护界桩和保护标志碑。

和月季山齐长城遗址情况相似,西海岸新区域内齐长城的修筑,普遍具有因地制宜的特点,不仅充分利用地形依山就势来兴建,建筑材料也主要是就地取材、就近取材,夯筑的土、砂就是从长城两侧附近就近挖沟取土来的,大小不一的石块则取材于附近的基岩,所以齐长城的建筑形式与八达岭、嘉峪关等明长城的砖石结构不同,缺点是本体结构并不稳固。自秦始皇统一中国、下令拆毁列国长城以后的两千多年里,受到自然和人为因素共同作用,除少数关隘被历代修复利用外,绝大多数齐长城墙体处于废弃状态。

保护迫在眉睫。

据2006年至2010年资源调查,齐长城经7市、17个县(市、区),总长度641.32公里,遗址遗产总量260处。而由于自然风雨的侵蚀和近代人类生产活动的影响,齐长城的西海岸新区部分区段已经消失,现在留存的长度为30多公里,目前共认定遗产22处,包括墙体19处,山险2处,烽火台1处。

对这一历史文化瑰宝,山东省强化保护,各地通过开展法规体系建设、资源调查认定、加大修缮力度、聘请巡护员、安装摄像头等多种措施,着力维护齐长城的真实性、完整性和沧桑古朴的历史风貌。近些年来,齐长城的保护逐渐得到了完善,排查隐患,并实施了“红黄绿”段保护管理,成效显著。

“我们坚持保护性修复的工艺方法,在护坡砌石过程中不用任何现代工艺,全部采取干砌方式,实现砌石与夯土紧密结合,自成一体,最大限度还原其历史风貌。”西海岸新区博物馆馆长翁建红说。

提到具体的措施,郝智国说:“齐长城历年来得到西海岸新区文物部门的重视,首先对全区的齐长城资源进行了考古调查勘探,并聘请了沿途镇街和长城沿途村落的老党员、老书记,有责任心的村民,作为长城保护员,21段遗迹,聘请了21位保护员,他们每周去巡查保护。去年以来根据省文旅厅的统一安排,在全省的长城沿线,按照每公里齐长城招聘一个社会公益岗的要求,全区一共招募了56个公益保护员,进一步加强长城保护,有力有序。”他还透露,西海岸新区在省内较早启动了齐长城保护,也是国家文物局立项的段落最长、修缮的长度最长的县区,“根据考古勘探的情况立项5段,总体的修缮长度现在已经超过了10公里,我们齐长城的修缮保护工作也是在省内,获得了领导和专家的认可”。

历经沧海桑田,至今仍然穿梭于崇山峻岭之间的齐长城正受到越来越用心地呵护,其沿线的土地上也不断发生着“日月换新天”的沧桑巨变。

一种融合 

厚重加休闲,遗迹与公园

雄踞东方,辉耀千年。

齐长城凝聚着先民们的勤劳与智慧,也体现了春秋首霸和战国七雄的东方泱泱大国的强盛雄风。

清咸丰七年(1857年),胶县灵山卫(胶南设置后改隶胶南)一带出土三件带有铭文的青铜器,分别是“子禾子釜”“陈纯釜”“左关”,就是举世闻名的“齐国三量”,战国时期最具代表性的齐国量器,也是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最早的齐国量器。

据西海岸新区博物馆提供的资料显示,“子禾子釜”又名“丘关釜”,铭文上说,某某立事岁,子禾子负责丘关之釜的校验和征收关税,官吏使用标准量器,不得犯戒舞弊,如若违犯有关规定,改变釜的容量,则视情节轻重予以不同惩罚。这篇铭文,是中国至今所见最早有关度量衡管理的法规条例。

“陈纯釜”也称“左关釜”,铭文是这样记载的:其记陈犹立事岁,命铸作校验左关之釜,其容量取法于廪釜,在安陵亭使用,由陈纯敦责其事。确定了管理区域和管理者的责任。

“齐国三量”三件青铜器上的铭文,都有“左关”“丘关”字样。左关与丘关,均是齐长城在青岛近海处一带关隘的名称。灵山卫地处齐长城海陆关隘,战国时齐国在此设立关口,委派官员对该区域进行赋税管理,并专门铸制量器,说明此地非同一般的战略地位,反映了齐长城不但在军事上,而且在沟通南北贸易往来中所发挥的重要调节作用。

曾经,它是捍卫家国安宁的长城巨防,历经战火的洗礼;而今,则成为一条历史与文化的长河,雄伟而又自信地奔流不息!

“感受齐长城的古老厚重,体验齐长城的时尚休闲”,是省文旅厅走近齐长城媒体行活动的主题。厚重的历史正在一步步发掘中,而时尚和休闲是文旅的融合,齐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正在全面展开,成为提升文化休闲体验,增进人民文化福祉的重要手段。省文旅厅提供给半岛全媒体记者的数据显示,目前,齐长城沿线已创建4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58家、省级以上旅游度假区11家,长清、沂水等13个县(市、区)成功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今年梳理公园建设项目150个、重点项目20个,齐长城一线五村、齐长城红叶柿岩等项目列入国家“十四五”文化保护传承利用工程重点储备项目。

青岛齐长城文旅融合正在进行中。

青岛齐长城百果园景区建成集齐长城文化宣传、研学教育、观光采摘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休闲生态园区;杨家山里具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基因,抗日战争时期,是滨海和胶东两大战略区的交通枢纽、青岛革命的摇篮,继杨家山里抗日战争纪念馆之后,杨家山里红色教育基地也正在完善中。

“还有目前正在建设的,齐长城的徐山文化公园,现在正在规划建设之中,估计九月左右就能够建成,与广大市民见面”,郝智国告诉半岛全媒体记者,“未来将继续坚持长城的保护工作,把基础工作做好。在保护好的基础上,结合省里的统一规划,包括齐长城文化公园建设规划,齐长城保护规划,把长城的文化资源,包括和周边景区镇街的产业项目相结合,把长城文化发扬光大,传承好长城精神”。

文/图 半岛全媒体首席记者 张文艳(署名除外)

[来源:半岛都市报 编辑:椰子]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2 06/20 09:10
· 来源 ·
半岛都市报
· 责编 ·
椰子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