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深入解读《雪山大地》 杨志军从高原与雪山中获得力量

原标题:如何深入解读《雪山大地》?

《雪山大地》为杨志军赋能,杨志军为当代读者赋能。10月29日,青藏高原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学表达——杨志军《雪山大地》研讨会在中国海洋大学崂山校区举行。来自全国的专业文学研究者,用研究的目光,通过《雪山大地》的研讨,探讨文学作品与时代的关系,深度解读杨志军这部荣获茅盾文学奖的作品魅力所在。

本场研讨会由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中国海洋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现当代作家研究中心主办。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何向阳致辞之后,中国作协副主席张炜,中国出版集团公司原副总裁潘凯雄,作家、评论家王干,《文艺报》副总编辑刘颋,《新华文摘》编审陈汉萍,山东作家协会原副主席赵德发,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张志忠,山东省当代文学研究会会长丛新强,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李骞,河北作协副主席郭宝亮,青岛作家协会原主席、诗人、小说家高建刚,中国海洋大学教授、王蒙研究所所长温奉桥,青岛文学馆馆长、青岛文学史家臧杰,中国海洋大学教授、青岛现当代作家研究中心主任徐妍等先后发言,从多个角度专业研讨了杨志军的文学创作与《雪山大地》。

写作的马拉松精神

“杨志军是当代文坛重量级选手,在写作中总是全力以赴,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一直呈现出饱满的状态。”张炜认为杨志军的写作具有马拉松精神,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丰厚的个人储备”做支撑。杨志军在高原的生活以及从青藏高原到青岛的生活跨越,让他真正具备了题材和生活储备的优势,“杨志军的特殊性,就是没有让这种优势陷入惯性写作。他作品中细腻的情感和细节,读起来很瓷实。这种优势不断发掘,给人新的生命感受。”张炜特别欣赏杨志军“特别流畅、特别简洁的语言”。尤其是在《雪山大地》中的“对话”,小说中内心的自语也作为一种对话,与人物的对话互相映照,形成亮与暗的对比,“显示写作者内心非常充沛的情感。”《雪山大地》这本书精美的细节,对自然的崇敬以及对人性的探究是张炜欣赏的,如此把乡村振兴的主题融入文学中,鲜活而特例。

《雪山大地》的笔“拉长”到了新中国成立后,把当下的生活放在过往的历史中,就有了历史纵深感。潘凯雄指出,书写新时代山乡巨变,《雪山大地》写了几十年中三代人的奋斗,“这样看中国人发展的历史是科学的历史观。杨志军把生活到艺术的转换过程完成得很成功。”

“善良”的文学主题

看过不少“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作品的王干,直言很多作品“都能看出来是急急忙忙在贴生活、贴标签,看到《雪山大地》的时候,就会感觉到生活是需要慢慢积累的”。王干说《雪山大地》是“生活深矿里打出来的作品”。是通过杨志军多年的生活积累和文学探索,以及对社会人生的认识写出来的作品,获得茅奖当之无愧。王干同时强调,无论是什么样的主题创作,一定要把“善良、忠诚、敬畏”作为文学永远书写的主题。“弘扬善”也是杨志军一贯的写作主题,“杨志军的创作能够直面人心,直抵人心柔软的地方。”

杨志军像苦行僧一样对待文学创作。高建刚认为杨志军的人生和心灵和创作是相一致的,“纯净,崇敬的心才能写出这样的《雪山大地》。”与之相应,小说的叙述也具有诗性,“有诗歌的语言节奏和诗意意境。”

“是史诗,也是诗史。”徐妍这样评价《雪山大地》。在文学史中首推史诗,而《雪山大地》每一个句子又是诗意的,这是杨志军的个人气质,也是他所追求的文学之道。杨志军用一个个独属于他自己的比喻句,而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历史细节构建起来了一部史诗之作。

青岛和青海两个支点

读杨志军的作品,能读到理想主义、英雄主义、浪漫主义,具有史诗性的感受。何向阳在致辞中表示,杨志军的作品有一个地理空间文化凝聚的制高点,虽然他现在生活在青岛,但是他在青藏高原生活了40年,“他在高原获得了力量,从天空、大地、雪山获得了力量,并且转换成文学的力量。”她认为杨志军的文学表达不仅是地理文化的表达,而是一种更宏大的表现。

“青岛和青海是杨志军创作的两个支点。”温奉桥认为两个支点给予了杨志军写作时间和空间的际遇,从青岛来眺望青海,时间和空间足够漫长,“积淀非常重要,看山不仅仅是山,而是形成了飞跃和升华,青岛是杨志军的福地。”杨志军以海洋文化来眺望草原文明,“回望的视角,形成了开阔的历史视角,审美气势足够大。”

从1995年来到青岛,杨志军一共出版了25部作品。臧杰把杨志军的作品划分为“中国民间文本系列”“藏地三部曲”“藏地少年系列”“理想主义三部曲”“海滨少年系列”“青岛传奇系列”等,读者们可以按照杨志军在青岛的写作轨迹,看到这位茅奖作家的创作心路。

《雪山大地》是高原恩赐给我的

杨志军在研讨会中寻找新起点

“《雪山大地》的优点都是高原恩赐给我的,缺点都是因为我的认知能力和写作水平不够。”在《雪山大地》研讨会上,茅奖得主杨志军低调表示,从大家说的“好”中他会看到自己的不足,从“不好”中寻找下次重新开始的起点,“每次研讨会,我都会想到下一部作品如何去写,应该怎样写,这是研讨会最大最好的收获。”

1987年,杨志军在北京参加了关于自己作品的第一次研讨会,“我当时的心态就是,在雪山大地面前那么卑微的人,就写出了这样一个作品,值得大家如此关注吗?”近四十年过去,当中有过许多的研讨会,杨志军的这种心态仍然没有改变,即使是茅奖作品的研讨会上,“我仍然是卑微的生命。”杨志军总是“怀疑自己”“批判自己”“否定自己”,“这种感觉其实很好,我会同时去丰富自己、强调自己。因为我长时间生活在高原,总感觉人在自然面前是卑微的。”而从青藏高原到青岛,也是因为海洋吸引了他,“海洋比雪山大地更加辽阔。”杨志军说每次去海边都有卑微的感觉,这种感觉一直延续到他的内心世界和生活之中。

“不是我写得多么好,是大家的宽容和对文学的热爱组成了研讨会。”杨志军始终保持着警惕,“正确认识自己。”他也认为自己是在文学中进行着马拉松赛跑,没有止境。在文学面前,“没有人能说攀越顶峰,我永远在山脚下慢慢往上爬,这是非常艰难和美好的过程。”杨志军说。

[来源:青岛早报 编辑:王熠冉]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3 10/30 08:08
· 来源 ·
青岛早报
· 责编 ·
王熠冉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