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出品”闪亮电影暑期档 全产业链布局成效显著

原标题:“青岛出品”闪亮今年电影暑期档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米荆玉

当2025年暑期档全国电影总票房突破百亿元时,青岛暑期电影的票房也过了1亿元的门槛。不只是电影票房的持续走高,从青岛元素的频频出现到青岛籍影视人回到家乡分享作品,从下游的取景拍摄到上游的项目投资、IP合作,青岛元素、“青岛出品”同样在银幕上熠熠生辉,正以多元化的创作实践和全产业链的协同模式重新定义地域影视的成长路径,彰显着青岛电影力量的聚能起势。

而这一现象背后,是青岛多年来在影视产业布局、政策扶持、人才培育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持续投入,更是中国电影产业从单一票房经济向综合文创生态转型的生动缩影。

“水大鱼大”,且看青岛电影起势

电影的暑期档一直是全年票房容量的最大档期,长达两个月的时段兼顾多类型影片市场和多年龄层影迷口味。那么,如何真正体现暑期档“水大鱼大”的特点?

靠取景地资源吸引剧组,靠东方影都的工业化影棚承接大片拍摄,更要靠本土企业的深度内容参与。目前,青岛电影企业已成为推动国产电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手,并且在电影出品方向逐步起势:

2025年暑期档票房冠军《南京照相馆》持续“领跑”,青岛伊乐影业是该片的联合出品方;大制作《东极岛》由东方影都团队参与了高难度的水戏拍摄,青岛同睿信投资合伙企业是该片的联合出品方;“猫和老鼠”首部电影厂牌《猫和老鼠:星盘奇缘》是青发控股集团首次深度参与国际顶级动画IP的联合出品项目……

与主控项目的出品方不同,联合出品方通常以跟投方式参与项目,在收益分配中处于次级位置,但随着青岛影视产业的持续深耕与发展,“青岛出品”正逐步突破行业壁垒,未来将在项目主控权和行业话语权方面实现更大突破。

从最近数年的票房数据看,青岛在电影暑期档的表现持续抢眼。2022年票房冠军《独行月球》、2023年现象级大片《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均在东方影都完成制作,2024年暑期档“黑马”《抓娃娃》则全程在青岛老城区取景,生动展现了青岛“棚拍+实景”的双重优势。

当然,青岛电影产业的发展视域不止于此。通过联合出品头部项目、打造差异化“青岛出品”品牌、绑定头部影视公司协同开发等战略,本土企业正在实现从“幕后支持”到“台前主导”的跨越式发展:

海发影视以联合出品身份参与《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等超级IP,共享票房与衍生红利;东方影都产业园公司以第一出品方运作《超能一家人》,探索从“场地供应商”到“内容操盘手”的转型;青岛中创聚合影视的《永安镇故事集》获戛纳青睐与金鸡奖认可;玖十古文化则凭借《又是充满希望的一天》树立中小成本现实主义创作标杆。

纵观发展脉络,青岛电影产业已走出清晰的升级曲线:早期依托东方影都40个国际标准影棚成为《流浪地球》等重工业大片的“制作基地”,如今通过2025年暑期档的“爆发”,正式确立全产业链“电影之都”的新定位。

而且,当前的电影产业生态呈现三大特征:内容端形成商业大片、艺术电影、类型片多元布局,技术端拥有亚洲领先的虚拟拍摄系统,资源端则集聚涵盖制作、发行、特效等全产业链环节的相关企业1500余家,形成以东方影都为龙头的产业集群‌‌。

有业内人士指出,这种从“场景提供”到“创意主导”的质变,标志着青岛正在跻身中国影视产业核心阵营。

技术积淀,彰显工业化力量与国际范

青岛电影产业在暑期档的亮眼表现,彰显出其作为中国电影工业化核心枢纽的深厚技术积淀。依托完善的产业生态与持续的技术创新,“青岛样本”正成为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在影视技术领域,东方影都团队凭借多年深耕水戏拍摄的专业经验,于去年应邀参与《东极岛》拍摄,打造出“华语影史最长时间水戏”的行业标杆,成功突破“湿拍”技术瓶颈。此前曾参与《哪吒之魔童闹海》等动画电影制作的青岛童幻动画同样展现技术实力,其在水特效环节与解算镜头等领域积累深厚,此次在《猫和老鼠:星盘奇缘》制作中,优化曼哈顿城市建筑,以三维立体效果还原原作“平面感”,在保留IP风格的同时,实现了视效美学的现代表达。

从《独行月球》开创科幻喜剧新类型,到《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重塑国产神话史诗,再到《南京照相馆》刷新抗战题材票房纪录,“青岛出品”不断实现类型与风格的双重创新。电影学者牛兴侦指出,当下的中国电影市场已打破好莱坞对工业化大片的垄断,青岛作为电影工业化基地功不可没。同时,中国电影人与青岛影视基地的深度共创,也让重大命题的呈现愈发成熟。

值得关注的是,作为“猫和老鼠”IP首部院线大电影,《猫和老鼠:星盘奇缘》既体现了青岛电影产业在国际IP合作领域的突破创新,也为青岛电影的国际合作提供了示范。

去年5月,由著名导演周防正行领衔的国际电影人考察东方影都;今年3月,第22届中日韩电视制作者论坛在此举办,见证了青岛与国际影视产业日趋密切的交流。此次《猫和老鼠:星盘奇缘》在故事上实现东方文化与好莱坞IP的融合,在产业协同上调动青岛、苏州等地动画企业深度参与制作。而其在院线成功上映则证明,青岛不仅能“接得住”国际经典IP,更能“讲得好”中国故事,为全球影视合作贡献“青岛样本”。

产业协同,构建全链条生态系统

青岛电影产业的崛起,不仅体现在票房成绩与IP合作上,更在于其逐步构建起的影视文化生态圈。2025年暑期档的亮眼表现正是这一生态持续优化的结果——从硬件设施到内容创作,从政策扶持到技术支撑,青岛正以全产业链协同的模式,推动电影产业从单一生产向多维赋能进阶。

政策红利为全链条生态系统奠定基础。2025年4月,青岛市出台新一轮支持电影经济发展的“十条政策”,以“真金白银”的扶持覆盖创作、摄制、发行、放映全产业链,体现出从单一项目补贴向生态系统构建的转变。

这种转变的核心驱动力,在于全产业链的有机协同。作为青岛首个深度参与的国际顶级动画IP联合出品项目,《猫和老鼠:星盘奇缘》离不开先期的战略性布局,从而实现了从IP获取、内容创作到商业运营完整闭环的“试水”实践。而青岛童幻动画作为本土技术团队,之所以能胜任将二维经典三维化的高难度制作,也得益于青岛多年来在动画人才和技术积累上的持续投入。“政策与市场的良性互动,让青岛在2025年暑期档形成了从大型IP合作到中小成本创新的多层次出品矩阵。”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人才培养与产业孵化夯实产业发展根基。本土人才储备与创新企业培育是青岛电影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青岛电影学院等高校与东方影都共建实训基地,为行业输送技术、制片、编剧等专业人才。同时,青岛通过政策扶持孵化了一批中小型影视企业,形成“大厂引领、中小微协同”的产业梯队。追光动画总裁于洲回到家乡分享创作经验,也展现了青岛电影人对行业反哺的重视。有业内人士评价:“这种‘传帮带’的生态,让青岛电影产业更具内生动力。”

文化表达与社会价值提升产业发展深度。2025年暑期档的“青岛出品”,不仅在商业上有所斩获,更在文化表达上展现出责任与担当。《南京照相馆》《东极岛》《731》等抗战题材影片及《猫和老鼠:星盘奇缘》印证着青岛电影人日趋成熟的叙事能力,让电影不仅是娱乐产品,更超越了单纯的票房增长或技术突破,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

“2025年暑期档的‘热辣滚烫’,既是青岛电影产业多年积累的成果,也是未来发展的起点。”业内人士指出,随着全产业链的进一步完善、国际合作的深化及影视文化生态的成熟,青岛有望在中国电影版图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尤其在动画电影、国际合作和影视文旅等领域,“青岛模式”或将催生更多创新实践。2025年暑期档的票房走势与电影企业的表现,无疑让行业看到了更多可能性与发展方向。

[来源:青岛日报 编辑:秦璐]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5 08/19 07:30
· 来源 ·
青岛日报
· 责编 ·
秦璐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