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5月11日讯 日前,经国务院批准,商务部等九部委联合下发《关于新增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的通知》(商服贸函【2016】208号),将青岛等10个城市确定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自2006年起,青岛市开始申报“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服务外包工作,集合全市力量,采取有力措施,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多次赴京汇报,历经10年的不懈努力,终于进入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行列。据了解,获批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后,经认定的技术先进型服务企业,减按15%税率缴纳企业所得税;职工教育经费不超过工资薪金总额8%部分据实税前扣除,超过部分,准予在以后纳税年度结转扣除。中央财政支持示范城市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建设。
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成效明显 就业规模稳步增长
近年来,在商务部等部委、省政府的指导和支持下,青岛市委、市政府把促进服务外包产业发展作为推动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提升高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途径、建设国际贸易中心城市的重要支撑,从产业规划入手,以产业政策引导,以龙头企业带动,以政府服务助推,依托城市产业基础,发挥开放优势,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取得明显成效。
“十二五”期间青岛市服务外包执行额年均增长80%,2015年,青岛市登记服务外包执行额29.9亿美元,同比增长21.7%。离岸服务外包执行额24.2亿美元,同比增长11.2%。今年1-3月,全市登记承接服务外包合同额6.6亿美元,执行额5.6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9.8%、19.2%。其中,离岸服务外包合同额5.8亿美元,执行额4.9亿美元,分别同比增长18.2%、16.8%。
青岛市服务外包产业累计吸纳从业人员23.4万人,大学(含大专)以上学历占就业人数60%。服务外包产业已成为吸纳大学生就业的重要容纳器。
业务结构持续优化 主体队伍不断壮大
2015年,离岸业务流程外包(BPO)执行额同比增长90.4%;离岸知识流程外包(KPO)执行额同比增长12.3%。业务以后台数据服务、技术研发、工业设计为特色,工业设计、产品设计、研发检测等高端业务比重逐步提高。
“十二五”期间,全市登记服务外包企业由222家增加到913家,平均每年新增138家,年均增长33%。美国惠普、日本NEC、富士通、英国思邦、印度环球信息印孚瑟斯、简柏特、GTT、NIIT、澳大利亚高登、韩国NHN、亚致力、东软等知名企业相继落户。
载体建设日臻完善 人才培养特色鲜明
推动青岛软件园、青岛国际动漫产业园转型升级,构建“东谷、西园、北城”空间布局框架,“千万平米”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园区建设全面推开,“东谷西园北城”服务外包“品”字布局日臻完善。
大力实施“服务外包人才培养工程”,在政策中突出引导支持高校课改和校企合作,打造高校—培训机构—企业“三位一体”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产业链。拓谱学院、滨海学院等15所高校成立软件与服务外包学院。青软实训、东合信息等培训机构在国内率先探索与市内、国内高校开展服务外包专业共建的做法,形成“青岛特色”的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全市35家服务外包培训机构,年培训能力过万人。
力争服务外包执行额突破 形成城市服务外包特色
以青岛市获批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为契机,深入贯彻落实《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服务外包和服务贸易的实施意见》,把发展服务外包作为青岛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建设的突破口。“十三五”期间,实施服务外包“5231”工程,培育5家行业竞争优势突出的服务龙头骨干企业,20家创新型服务外包企业,打造3大服务外包集聚区,10家特色服务外包培训机构。力争到2020年,服务外包执行额突破50亿美元,形成城市服务外包鲜明特色,跨入国家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先进行列。
信媒体记者 杜杲燃
[编辑:亚麦]分享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