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获首批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阳光监管严厉处罚机制

2017-06-29 21:05:41
来源:信网
作者:杜杲燃
责任编辑:光影

信网6月29日讯 青岛成为国内首批食品安全示范城市!6月28日,信网从青岛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当天在北京举行的2017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暨“双安双创”授牌仪式上,经过三年的系列工作,六大亮点助力,青岛获得了全国首批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

青岛获首批食品安全示范城市

“今天在北京举行的2017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暨‘双安双创’授牌仪式上,咱们青岛成为国内首批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青岛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负责人说,自从创建工作以来,青岛坚持“食安青岛”城市战略,狠抓“四大治理”和制度创新,全市食品安全评价性抽检合格率达到98.8%,群众满意度达81.4%。2014、2015、2016年,青岛市连续三年列全省第1名,均为优秀等次。

“三年来,一系列工作给咱们创城助力和‘加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人说,总结起来,主要有六大亮点。

在“一部10亿规划,一项主官工程,一套强力考评,一把问责利剑,一套常态机制”引领下的“食安青岛”城市战略,将创建纳入“建设幸福宜居创新型的国际城市”总体城市定位。

青岛市委、市政府出台落实党政同责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意见,“食安青岛”专章写入青岛“十三五”规划,将食品安全在全市综合考核中占比由1.4%提高到3.5%,区(县)党委、政府“一把手”亲力主抓创建,承担食品安全首问责任。市政府将创建纳入民生领域“七项治理”内容,变部门“单打独斗”为政府强力主导。

通过“食安青岛”建设,在全市建立136个乡镇(街道)基层食药所,在93个涉农街乡镇(街道)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中心,组建完成食药环警察队伍。同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招聘425名食药相关专业大学生、471名动物防疫安全协管员,充实一线监管力量;在6413个村(社区)建立7515人的协管员队伍,,为开展食品安全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充分发挥抽检的“指示”作用

将全部抽检的90%以上用于监督性抽检,并连续6年列入市为民办实事项目。将大宗食品作为重点品种、流通主渠道作为重点领域、节庆消费作为重点时段,检测品种覆盖29大类食品和初级农产品,实现大类和业态全覆盖。

同时,加强输入性食品入市查验,努力提高问题发现率。2015年和2016年,市级监督抽检7.4万批次和9.8万批次,发现不合格样品4173批次和7095批次,问题发现率达到5.64%和7.24%,高于全省3.56%和2.66%的平均水平。不合格食品全部进行了后处理,两年查处案件6384起,罚没款5493万元,对438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契约自律”下,严格要求市场制度。全市1840个农业合作社、园区纳入产地准出管理。全市286万亩标准化和“三品”认证基地全部建立健全了田间生产档案。全市33家畜禽屠宰企业全部建立落实生猪进场验收、停食静养、出厂检验制度。对全市280名畜禽收购贩运经纪人实施登记备案,实行安全承诺、教育培训、“黑名单”管理。

在全市19个农产品批发市场、115个农贸市场实施“逢进必检,问题退市”制度,其中,农贸市场一次抽检不合格,一年内不得入市;两次不合格,三年不得入市;三次不合格,终生禁入。商场超市一次抽检不合格三年内不得入市;两次不合格,终生禁入。目前已清退不合格供应商78家。实施市场主办者质量保证金制度,探索“契约自律”下的严格市场,全市批发和农贸市场主办者交纳质量保证金1500万元,销毁不合格食用农产品353吨。

阳光监管严厉处罚机制

对全市2万余家持证餐饮单位进行了笑脸等级评定,并纳入大数据“笑脸地图”,消费者可以通过手机微信查询笑脸饭店,导航前往就餐。通过发挥公众“用脚投票”作用,加速全市餐饮业的优胜劣汰、换档升级。实施全链条“食安亮化”,除对7582家饭店和学校幼儿园食堂实施“明厨亮灶”外,还将亮化工作向农产品加工、食品生产、流通环节延伸,建立了0.5亩以上种植规模韭菜生产地图,对794家生产企业、162家商场超市实现了亮化,基本覆盖全市所有大中型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亮化单位合格率接近100%。建立开放式追溯平台,开通了全省首个开放性食品追溯公共服务平台,我市地产4333个品种,约22万批次的预包装食品可以通过追溯平台进行溯源。

按照“四个最严”要求,探索构建了监管、侦查、检察、审判“四位一体”的严厉处罚机制。监管、侦查衔接方面,与公安机关制定了案件移送意见、假劣食品认定程序,确保案件快查快侦。监管、检察衔接方面,与检察机关签订了监督协作备忘录,强化检察院对食品案件批捕、公诉等方面的支持和监督。监管、审判衔接方面,与人民法院合作开设了全国首个标准化食药巡回法庭,探索建立食品案件“一站式”速裁机制。创建三年来,全市查处违法案件12350起,取缔无证生产经营者1946家,责令整改问题单位4.5万家,罚没款5536万元,发放举报奖励资金61.9万元。公安机关侦办食品类犯罪案件462起,对839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同时,对抽检不合格的1500多家单位全部曝光。

出台创建宣传标准,在学校、社区、企业、媒体、重点道路五大宣传阵地实现创建宣传全覆盖。建设6000多个科普宣传站,开设“手机食安课堂”,官微粉丝量达15万,每年受众2000万人次。定期举办“问计于民”暨满意度调查活动,累计百万市民参加,群众反映集中问题全部纳入整治重点内容。在全市1600辆校车、1000辆公交车及地铁专线上普及食安知识,培育了独具青岛特色的“流动食安文化”。在全市各农贸市场、农村大集常设200多个便民检测点,为市民提供快检和科普服务。特别是加强了谣言治理,制定规范食品安全宣传工作的意见,及时辟谣网上热议和媒体热炒问题,全市负面舆情下降40%。妥善处理“棉花肉松”等网络谣言事件,对2名造谣者行政拘留5天。食品安全群众满意度由创建前的68.83%提升到81.4%,提高12.57个百分点。

信网全媒体记者 杜杲燃

[编辑:光影]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7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 新闻备案:鲁新网201653205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