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全国首批 莱西市怡禾家庭农场入选全国生态农场

信网1月9日讯(记者 陈璐)近日,农业农村部生态总站公布全国首批生态农场名单,青岛市莱西怡禾家庭农场成功入选。据介绍,怡禾家庭农场位于莱西市姜山镇兴隆屯村,坐拥1200亩金色麦浪,400头生态奶牛养殖、百亩黄秋葵种植园、百亩优质蓝莓采摘园、200亩阳光玫瑰葡萄,是一家集生态养殖、绿色种植、种养循环、旅游观光一体化发展、规模化经营的特色综合农场。

步入怡禾家庭农场,首先进入视线的是一台跨度4米多的大型翻抛机,机手正是王志涛。“这台翻抛机是德国产的,我从上海拉回来闲置了十几年,快成古董了。后来是青岛市农技中心的专家团队对农场重新规划,传授牛粪堆肥技术,又帮我找了德国技术员重新维护、启用这台大设备,把原来想象中的农牧结合的循环圈算是盘活了。”

早在2004年创业之初,王志涛就确定了“农牧结合、绿色循环发展”的理念。“为解决奶牛饲料问题,流转了1200亩土地种植玉米。还建了600方的沼气池,秸秆喂牛,牛粪经沼气池发酵还田。但是400头奶牛,日产15吨粪便污水,沼气池的处理能力还是远远不够,这两年环保督查压力大,牛粪堆放真成问题。”王志涛很无奈。

“养殖场规模与沼气池不匹配,而且沼气是厌氧发酵,处理周期长,与种植的用肥需求也存在季节上的矛盾。考虑到农场现有种植、养殖和农机资源,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重新设计规划生态农业循环链,详细测算链条上各个环节的投入与产出,最终决定以生物堆肥为核心,启用翻抛机,引进膜覆盖堆肥设备,布设沼液输送管网,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自动化水平,构建起‘种养合理配置+废弃物综合利用+生态产品增值’的现代农牧循环生产模式。”青岛市农技中心循环农业首席专家说。

粪污固液分离后,液体进入沼气工程厌氧发酵,沼气用于炊事、采暖和园区照明;沼液经输送管网,再由罐车运至蔬菜、果树和粮田;沼渣与固体粪便、秸秆、尾菜进行好氧堆肥,生产的有机肥料部分回用作牛床垫料,其余还田,小麦秸秆还田,玉米青贮又为奶牛提供高品质饲料。种养结合的园区内部循环模式,使各环节产生的废弃物互为原料、重复利用,生态、社会和经济帐,帐帐划算。

“可是真的划算,单是垫料一项,以前买沙子每年也得20万。”王志涛说。生态营养型饲料保证了牛奶质量,还提高了牛奶产量,每头奶牛产奶量由原来16公斤提升到32公斤左右。连续多年秸秆粉碎还田、保护性耕作、牛粪堆肥还田,提高了土壤地力,经测算,农场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超过3%。2020年,农场荣获青岛市“麦霸”称号,在省农业农村厅组织的小麦亩穗数、穗粒数等指标实际测算中,创下亩产806.02公斤单产纪录。

2021年,农业农村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和中国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协会组织创建全国生态农场,怡禾家庭农场被农技中心作为典型重点推荐。

[来源:信网 编辑:白杨]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2 01/09 10:23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陈璐
· 责编 ·
白杨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