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小麦机收比武赛出收割王 一亩地能减损八到十斤

\

 (来源:陈广兵)

信网6月15日讯(记者 郑倩楠)“助力颗粒归仓,是每个农机手的责任。大家也都要珍惜粮食,不辜负每一份辛劳。”已有二十年收割经验的“老机手”陈广兵,如今又有了一项新的荣誉——山东省小麦机收减损大比武青岛赛区比赛冠军。信网(0532-80889431)了解到,在收割机在他的操作之下,一亩地可以减损八至十斤。减损就是增产、降耗就是增收。据介绍,农忙时节每台收割机每天能收割一百亩左右的小麦,也就是说在陈广兵的操作下,每天可增收800斤至1000斤小麦。

\
 (来源:青岛市农业农村局)

正值“三夏”时节 山东省小麦机收减损大比武开赛

麦浪滚滚遍地黄,机器轰鸣收割忙。正值“三夏”时节,收割机、运粮车在田间来回穿梭,俨然变成麦场上的“主角”。但在小麦机械收割的过程中,不免会产生多种丢损。如何在机械化收割中将损失降到最低,是值得深思的重要课题。6月12日上午,山东省小麦机收减损大比武青岛赛区比赛在平度市南村镇桑园村麦田举行。

随着一声令下,比赛正式开始,十台小麦联合收割机都开足马力,在金色麦浪中驰骋。选手们的比赛热火朝天,经过激烈角逐,陈广兵在此次比赛中表现出色获得第一名,亚军和季军则分别被刘杰刚、马学栋摘得。据了解,本次大比武前五名的选手,都会获得“山东省粮食机收减损之星”称号、山东省粮食机收减损之星奖章和证书。

\
 (来源:青岛市农业农村局)

冠军后陈广兵日夜忙于农务 证书都是别人代领的

夺冠的陈广兵来自平度市南村镇姚丘村,今年四十三岁的他,是个有二十年收割经验的“老机手”,也是一名预备党员。二十岁刚出头时,陈广兵就开始走上收割的道路,“那个年代很少能找到收割机,所以种地收获时很不方便。”临近而立之年,陈广兵有了第一台属于自己的小麦收割机,“现在成绩越来越好,我已经有五六台专门收小麦的收割机了。再加上其他拉货的运输工具,一共有十几辆车子。”

陈广兵告诉信网,他每天作业十几个小时,从早上六七点一直忙到晚上七八点,加班到十来点钟也是常事。“现在三夏期间,正是忙的时候,没办法只能全天一直干活,每天吃饭也不固定。”信网和陈广兵交谈的前后,他也一直忙于收割作业。陈广兵家种植小麦的土地有六百多亩,目前每台收割机每天能收割一百亩左右,“如果有人叫我去帮他们收,一亩地会给我五十到六十块钱,一般都是先帮别人收完再收自己家的。”

在山东省小麦机收减损大比武青岛赛区中拿到冠军的陈广兵,刚参加完比赛就马不停蹄地赶回家,连领奖的空都没能腾出。“家里的活很着急,一百多亩粮食因下雨进水需要晒,所以经常需要加班。主办方叫我回去领取证书和两千元奖金,我都是找人帮我代领的。”问及有没有徒弟“拜师学艺”时,陈广兵笑称,“有人跟我提过,但活实在是太多了,我没有时间教。”

\
 (来源:青岛市农业农村局)

减损就是增产 机收减损保证颗粒归仓

陈广兵介绍说,随着农业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能保证适时收获、减少损失、降低成本的机械化收割已成为主流。但每年小麦收获,不仅时间集中,而且工作量大,若一味追求高效率,就易出现小麦机收的损失。并且在机收减损过程中,还会受到很多实际因素的影响,“小麦的干湿程度、收割机的车速、农机手的操作水平都是关键。”

每块地的自然条件和作物条件都不同,想要做好机收减损,在使用农业机械的基础上,机手的操作经验是“灵魂”般的存在。“因为减损就是通过机手们不断调整收割机上的机械参数来实现的。每个人的都有自己的经验,我的经验是根据实际的具体情况来操作,比如小麦干湿程度不同,湿的时候麦子沉,就需要将收割机上的风量调大。我也会通过收割机的发动机表盘的转数来判断,避免掉粒过多。”正常情况下,一亩地可以减损八到十斤,陈广兵说。

虽然收割经验丰富,但参加小麦机收减损的比赛还是头一回。陈广兵直言,此次比赛对他来说并不是什么困难事,“术业有专攻,这就是我平日里做的事情。能从比赛中脱颖而出,我的法宝是用心。”在他看来,机收减损使得粮食丰产丰收、颗粒归仓,所以重要性不言而喻。“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采访中,陈广兵顺口而出这首悯农诗。“我常年从事这些工作,深知其中的不易,大家都应珍惜粮食。而且国家现在对这方面也非常重视,机收环节的损失率降低一个百分点,对于整个国家节约的粮食数量而言都是极为庞大的数字。”

平度市爱惜农业农村人才 每年培养高素质农民达六百人以上

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如今的美好生活,是千千万万劳动群众共同打拼出来的。他们都像陈广兵一样,是用热忱之心耕植沃土的“匠人”。乡村要振兴,人才很重要。陈广兵所在的平度市,也一直爱惜和重视农业农村的优秀人才。

信网从平度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平度市委组织部重视人才,专门成立市人才领导工作小组。“我们重视健全职业农民培训体系,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训工程,教授他们新知识和村集体管理办法,每年培养的高素质农民达六百人以上。平度市还积极搭建四大平台转移农村劳动力、开发农业大学生配套服务岗,每年都有对农业人才优惠的奖励政策、评优评选等等。”平度市农业农村局有关负责人介绍说。

[来源:信网 编辑:于轩]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2 06/15 17:20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郑倩楠
· 责编 ·
于轩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