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老人公交车上发病晕倒 司机“教科书”式急救获赠锦旗

被救乘客的家属赠予驾驶员刘雨强锦旗。(来源:信网 见习记者 赵彦阅 摄)

信网7月8日讯(通讯员 李克寒 见习记者 赵彦阅)“多亏了你们,我哥哥才能及时得到救治!”7月1日一早,赵先生的家人就带着一面锦旗来到了市北巴士第二分公司,一定要当面对30路驾驶员刘雨强表示感谢。原来,就在6月24日那天,刘雨强像往常一样出车,车辆行驶到北岭山森林公园附近时,车厢里传来呼救的声音,一名乘客晕倒在车上。而得益于刘雨强和热心乘客的合力救助,晕倒的乘客被及时送医,才转危为安。

临危不惧 “教科书”式应急救治暖人心

“师傅有人晕倒了!”听到有人呼救,刘雨强立即将车靠边停稳,上前查看。“当时一位老人倒在车厢地板上,双眼紧闭,我几次呼喊他也没有回应,我就用在公司急救培训中学到的‘第一响应人’的急救知识对这个老人进行急救。”刘雨强回忆起事发当天的情景。拨打急救电话、疏散乘客、开窗通风、摘下口罩、检查口中有无异物,按压“人中穴”……培训中学到的这一系列应急救治动作刘雨强早就熟记于心。几分钟后,老人慢慢苏醒过来。

“一开始,老人觉得没什么大事,不想去医院,但是我看他出了很多汗,脸色也很苍白,就告诉他救护车马上就到了,现在先安心休息,去医院检查一下好让家人放心。”老人被医护人员带往医院后,刘雨强先是向热心拨打120急救电话的乘客表达了感谢,又继续投入到工作中。

市北巴士第二分公司副书记朱法强告诉信网:“这种事情虽然是第一次发生在刘雨强驾驶员身上,但是我们每天5000多辆公交车都在运行,放眼到整个公交公司,这种类似的事情就太多了,所以我们每年都会与应急管理局合作,请他们来公司给驾驶员做应急管理方面的培训。”

对乘客负责 19年公交生涯的驾驶原则

公交车驾驶员在许多人眼里是一个枯燥而又辛苦,每天早起晚归,就连节假日都不能和家人一起度过的职业。但刘雨强却不这样认为:“因为我们是来自于人民、服务人民的行业,所以我们必须以人为本,对人民负责。”开车时,专心致志、用心观察路况,小心操作驾驶,全力保证车辆和人员的安全;等车时,安全第一,红绿灯前绝不争分夺秒;上下车乘客较多时,耐心等待,细心观察,照顾老人、妇幼等特需乘客,坐稳扶好再发车,是刘雨强19年来一贯秉持的工作原则。

“有次出车,有位老人上车后一直没下车,最后跟着我进了公交场站,我问他家住哪里他也不回答,报警联系到家属后才知道老人是患有阿尔默兹海默症。”这种类似的经历对刘雨强来说并不陌生,经常有老人和小孩儿“陪”着刘雨强一起进场站。“不论是患有阿尔默兹海默症的老人还是坐过站迷路的小孩,出于安全的角度考虑,我们都不建议他们随便下车,可以跟着我们回场站,会有专门的同事帮忙联系家属。”

救人是本能 看到老人康复就放心了

经过六天的诊治,在车上晕倒的老人康复出院。7月1日,老人家属来到市北巴士第二分公司,将一面写有“无私救人献爱心,品德高尚暖人心”的锦旗送到刘雨强手中。据家属介绍,老人姓赵,今年64岁,据医生诊断,他是由脑供血不足引发的晕厥。“医生说我哥哥多亏及时救助和医治,才能脱离危险,没有留下后遗症。真的非常感谢您在危难时刻伸出援手。”赵老伯的妹妹握住刘雨强的双手,激动地说。

对于赵老伯家属的再三感谢,刘雨强表示救人是自己的本能:“您别客气,在当时那种紧急状况下,我相信我们每一个驾驶员都会这样做的。”

[来源:信网 编辑:戴慧慧]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2 07/08 20:44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李克寒 赵彦阅
· 责编 ·
戴慧慧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