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留学生接到国外“反诈中心”电话 警惕冒充公检法诈骗

信网5月17日讯 (通讯员 齐林新 李洁 记者 陆彦蓉)近日,青岛市公安局黄岛分局反诈中心接到一名市民的电话,称其女儿遇到了一种新型诈骗。据这位市民说,5月12日,其女儿小张多次接到号码为“+86 96110”和“+86(10)96110”的来电,对方自称“民警”,并说是“反诈专员”,其总部在国外的“反诈中心”发现小张涉及一起案件,要求她将全部资金转入“安全账户”中接受审查,否则将影响征信。

小张在假期回国时,曾接受过民警反诈宣传,她意识到这是骗局,立即挂断了骗子的电话。让小张感到不安的是,骗子说出的信息都符合她的情况,她担心自己的家人也接到诈骗电话,立即打电话将情况告诉了母亲。小张的母亲表示她没有接到可疑的电话,同时她考虑在国外留学的人员不少,如果这些留学生接到诈骗电话,说不定有人会上当,她希望警方通过宣传揭露骗子的新手段。

黄岛公安分局刑侦大队反诈中心民警分析,小张遭遇的是“冒充公检法诈骗”,不过这类骗局主要针对国内人员,留学生反映在国外接到此类诈骗电话,这种情况还是第一次。民警提醒,诈骗分子利用GOIP或者VOIP等设备进行转换,将境外电话号码伪装成任意国内电话号码迷惑受害人。

“冒充公检法诈骗”是常见骗局,请市民群众提高警惕,公检法机关在执法办案中,不会使用电话方式对所谓的涉嫌犯罪等问题进行调查,更没有所谓的“安全账户”。接到此类电话要立即挂断,不要相信骗子的谎言。市民群众接到疑似诈骗电话,可以拨打110或者96110进行咨询,也可以到就近的派出所向民警咨询。

[来源:信网 编辑:秦璐]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3 05/17 20:01
· 来源 ·
信网
· 责编 ·
秦璐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