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热死人“不是玩笑话 青岛市立医院专家发布热射病预防指南

信网8月1日讯(记者 顾青青)近日,青岛出现持续高温天气。高温炙烤下,“热射病“也成为了热搜词汇。什么是热射病?热射病是怎么产生的?该如何防范?面对热射病高发期,青岛市立医院发布“预防指南”。

什么是热射病?

“热死人”并不是一句玩笑话。随着高温天气,各地“热射病”高发,如不及时救治,致死率高达50%。

什么是“热射病”?热射病是高温相关急症中最严重的情况,也称为“重症中暑”。它是由于在高温高湿的天气下,人的皮肤散热功能下降,引起肌肉温度升高,身体调节功能失衡,继而影响全身各器官组织的功能,出现发热、哮喘、呼吸困难、血压升高、呼吸衰竭等病症。

“该病通常发生在夏季高温同时伴有高湿的天气。”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急诊科急诊抢救室主任王玉芹表示,根据发病原因和易感人群的不同,热射病可分为劳力型热射病和非劳力型热射病。

“最常见的是劳力性热射病,由于高温下,经过高强度体力活动引起机体产热与散热失衡而发病。通常高温作业者、户外运动人员多发。而非劳力性热射病,则是由高温或高湿环境因素引起,通常没有剧烈的体力活动。”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急诊科急诊抢救室主任王玉芹表示。

出现症状要注意 这些人群要警惕

中暑是日常生活中很常见的现象,很多人在天气炎热的时候工作都会导致中暑。“中暑的发展过程通常为先兆中暑、轻症中暑和重症中暑。如果出现症状,提早处置,一般不会发展为热射病。”

王玉芹主任介绍,“先兆中暑”多表现为头痛、头晕、口渴、多汗、四肢无力、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协调等症状。此时意味着患者已经进入先兆中暑的状态,患者需赶快离开高温环境,寻找阴凉通风处休息。并补充含有盐分的清凉饮料,涂抹或服用祛暑药物。

而“轻症中暑”,症状多表现为呕吐、眩晕等。如不加以干预,则会发展为“重症中暑”,进而发展为热射病,出现意识障碍、肌肉抽搐、血压下降等症状,如得不到及时救治,就会引发多脏器衰竭,造成死亡。

值得注意的是,身体较为虚弱的人,比正常人中暑概率高。“如高血压、糖尿病、孕妇和儿童等体质较弱群体,对内外环境温度变化敏感度非常低,要尤其注意做好预防工作。”

降低热射病关键在于预防 出现症状要及时就医

持续高温炙烤下,热射病再次进入高发期。“预防大于治疗”是防治热射病的原则。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急诊科急诊抢救室主任王玉芹表示,“最有效的预防措施是避免高温高湿和不通风的环境、减少或避免中暑发生的危险因素、保证充分的休息时间、避免脱水的发生。”

“另外,夏天大家注意及时补水,平日多饮用一些淡盐水、绿豆汤,备一些藿香正气水、风油精等常用药,如发生中暑症状,可以服用一些藿香正气水,并及时进行物理降温。但如患者出现高热、无汗、意识模糊、惊厥,甚至无反应等热射病症状时,要持续有效降温,同时注意气道通畅,及时拨打120将其送往医院。”王玉芹表示。

[来源:信网 编辑:孙宝震]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4 08/01 15:12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顾青青
· 责编 ·
孙宝震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