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7月21日讯 近日,武汉链家的员工阳先生在个人社交账号发布了几则视频,反映自己在链家工作期间遭遇“借薪制”以及离职缴纳“转会费”的双重困扰。阳先生向信网表示,自己入职链家武汉门店不到一年,本想辞职在武汉当地开一家德佑房产中介,被告知需要缴纳9355.48元的转会费并退还14000余元的保障金,共计24156.55元,否则将会被公司内部从系统内“拉黑”,无法加盟德佑进行创业。信网随机走访了青岛市内几家链家线下门店了解到,相关情况并非个例,青岛本地链家门店也存在类似制度。对此,贝壳找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向信网表示,已记录相关问题,会按流程安排专人对该问题进行调查、核实,后续将有工作人员进行答复。
链家员工欲离职加盟德佑 被告知需缴纳2.4万元费用
据阳先生介绍,自己2024年9月通过第三方公司聚成(深圳)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派遣至贝壳链家武汉一门店工作。在今年计划离职加盟贝壳德佑门店时,被告知离职前需处理一系列与“保障薪”“转会费”的相关问题。他表示,公司要求其退还入职以来领取的总计14801.07元“保障薪”,在他的认知中,这部分是工作应得的底薪,并非“借支”性质的“借薪”。同时,离职转会需缴纳9355.48元转会费,而自己入职时也从未被告知存在该规定。这2.4万元的费用让他难以接受,也让他对公司内部的相关制度合理性产生了质疑。
阳先生向信网表示,所谓的“保障薪”为公司内部“借薪制”制度下的产物,实际上是入职时承诺的底薪,公司称这是“保障薪”,下个月如有业绩提成,将会自动进行扣除,实际上该部分“底薪”仍然是经纪人的收入。而转会费则为离职≤12个月的贝壳体系内经纪人跨品牌或跨门店流转时,由原雇主向转入方或经纪人收取的费用,标准根据离职时长与维护范围决定,最低5000元,最高28万元。
员工认为费用收取并不合理 希望可以免费流转
从阳先生提供的与链家和深圳聚成人力资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的聊天记录中信网发现,阳先生多次尝试追问“借薪制”的制度依据、转会费的协商流程及标准等问题,工作人员回应称,“保障薪”实际为“责任薪”,转会费需转出转入方店东协商,按公司内部建议标准进行核算,这些对规则细节的解释并未能让阳先生信服。这种先用底薪预支再以提成抵扣的模式,被阳先生质疑实为变相无底薪用工,阳先生指出,相关规定均未在合同中体现。“这个转会费让我觉得自己好像突然变成了足球明星,都要出转会费。”
在业务提成方面,阳先生4月售卖一套总价112万的新房,按公司相关规定核算后实际提成收入应为4410元,公司称相关单子“有提佣还没结单,结单后才会发(前提无欠薪)”。阳先生表示,按照公司“借薪制”制度,该笔订单的提成收入将会被直接抵扣。此外,阳先生明确表示,“转会费和归还保障金都缺乏实现告知和合理的依据,我现在就想离职后想开一家贝壳德佑店,希望可以在不缴纳不合理的转会费和保障金前提下正常流转。”
青岛本地链家也存在类似制度 链家:已记录情况将安排专人答复
针对阳先生反映的相关情况,信网分别采访了位于深圳、杭州的部分链家在职和离职员工,又随机走访了青岛市内多家链家线下门店发现,相关情况并非个例,相关城市的链家门店均存在“借薪制”或“转会费”制度。青岛一链家门店在职员工向信网表示,公司确实存在“借薪制”,即员工入职后领取的部分薪资,在离职或特定条件下需按公司要求归还。“转会费”也真实存在,主要用于员工离职后加盟贝壳体系内其他品牌门店的“流转管理”。由于担心影响自身工作,该工作人员并不愿透露相关制度的具体细节等内容,仅以“怕影响工作不方便多说”为由匆匆结束交流。
针对此次员工反映的“借薪制”“转会费”争议,信网电话联系了贝壳找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向信网表示,已详细记录相关问题,会按公司内部流程,安排专人对该问题进行调查、核实。针对信网提出的疑问,将有工作人员进行答复。后续信网收到贝壳找房发来的短信,短信中称,平台转会规则是基于ACN(经纪人合作网络)合作机制制定的,保障各店东之间的公平合作与权益,此规则是平台长期运营的基础,如未在平台就业,则无需涉及相关费用。责任薪设置是为了保障员工在链家工作期间的权益,如不在平台就业,也同样不涉及此部分费用。
7月17日,阳先生向信网表示,自己已被贝壳链家解聘,并办理完离职手续,对于是否会被扣费一事并不清楚。后续会同公司协商赔偿事宜,若协商无果,将会通过劳动仲裁等方式,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借薪制转会费合规性存疑 劳动者若存异议可申请仲裁
针对阳先生所遇到的相关问题,青岛市网络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AI调解员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五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变更劳动合同内容须经双方协商一致并采用书面形式。若链家“借薪制”在未与劳动者达成书面协议的情况下,擅自以“次月提成抵扣上月底薪”的方式变更薪酬结构,可能涉嫌违反该条款。此外,劳动合同法第六十条明确,劳务派遣单位不得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阳先生作为劳务派遣员工,其劳动报酬属合法权益,若公司无正当理由通过“借薪制”抵扣薪资,可能构成克扣工资行为。至于“转会费”的合法性,则取决于是否符合法律规定以及是否有相关的书面协议来证明这一行为的必要性和合理性。
对此,青岛市市北区人社局相关工作人员建议,若劳动者对此存在异议,可先与企业核对工资流水、协商明确薪资计算规则。若协商未果,可携带劳动合同、薪资凭证等相关证据,向劳动仲裁部门申请仲裁,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耿润)
[来源:信网 编辑:陆云琦]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