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8月25日讯 有人因为欠了227.16元,就被网贷平台将个人信息转给催收公司;催收员不仅面临考核指标压力,也面临被欠款人辱骂和良心过意不去的煎熬;在催收无果的情况下,催收员会电话联系欠款人工作单位、所在村委会,或者直接联系欠款人亲属要求代还,持续施加压力……近日,王先生(化姓)向信网(热线0532--80889431)讲述了自己在河北博岳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博岳通信”)从事催收工作的经历。
每天要完成10万元催收任务
王先生是今年上半年通过网络平台了解到,博岳通信正在招收催收员,每月3600元的底薪对他来说很有吸引力。该公司总部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公司官网介绍,博岳通信是一家大型的呼叫中心、电子商务及信息服务供应商,公司拥有呼叫中心系统、在线服务系统和催收业务系统等。
经过三天的岗前培训,又连续听了一个星期的老员工外呼,王先生正式上岗,工作任务是为多个网贷平台提供催收服务。
为了便于管理,公司对员工进行编组,通过小组长安排工作指标、处罚违规行为等。王先生提供的一张截图显示,小组长在工作群@所有人:“今天整体目标是10万元,完不成就加班。”“公司要求每个人要打350个电话,发500条短信。”王先生说,这是基础工作量,完不成就要罚款。
面临持续的考核压力,岗前培训时培训老师反复强调的“禁止辱骂欠款人”“禁止联系欠款人方的第三方”,在催收员这里很快就抛之脑后了。
快递小哥和村委会被用来催收
“上岗之初,公司给每个人发了一张A4纸打印的话术,要严格按照话术来说。但是在熟练了之后就可以自由发挥了。”王先生说,工作了一个月以后,发现自己同事催收的办法五花八门。联系不上欠款人本人就找紧急联系人、通讯录亲友,再行不通便从网络搜索工作单位及村委会电话施压。
“有一个欠款人电话不接,短信不会,联系欠款人的紧急联系人也没有消息。组长就根据欠款人的地址,给他发了一个快递,快递员上门送快递的时候,组长再打通快递员电话,让快递员把电话给欠款人,再跟欠款人沟通,要求还款。”王先生介绍说,还有一个欠款人是住在村里的,他们就打通了村委会的电话,让村委会工作人员转告欠款人抓紧时间还款。
工作期间,组长也会在工作群随时更新话术,持续给欠款人施压。“欠款将可能对接当地工作人员……前往户籍地面谈。”“你的亲属、父母都知道你违约事宜吗?……我方将开启风险流程。”等等。
干了一个月第一次被人说谢谢
为了规避公司监管和处罚,催收员会利用个人手机联系欠款人,或添加个人微信进行催收,使用“3点前必须还”“4点为限,等不到10点”等限时催款话术。催欠双方常因还款时间、沟通方式等问题发生争执。一名辽宁沈阳的欠款人在收到催收短信后,破口大骂:“****,我欠你钱吗?你谁啊?**”
“很多欠款人上有老下有小都很不容易,我根本不想通过这些方式去违规催收。”王先生说,有一名四川凉山的欠款人让他印象深刻。这个人的欠款额只有227.16元。在沟通的过程中,欠款人说:“感谢,要不是真的困难,也不会因为200多块钱给你们造成工作上的麻烦,感谢!!”
王先生说:“干了一个月催收,第一次有人跟我说谢谢。”明明是催收公司在干着违规的事儿,欠款人还说谢谢,这让他感觉很过意不去。然而,面对完不成业务量的罚款考核压力,又不得不继续拨打催收电话。公司规定,完不成业绩或者出现话术违规,就需要自己签罚单。王先生工作一个月不仅没有拿到绩效工资,公司承诺的3600元的底薪,在扣除罚款后只拿到了3100多元。“这个活的确不好干。”
公司后台可查询多项个人敏感信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向其他个人信息处理者提供其处理的个人信息的,应当向个人告知接收方的名称或者姓名、联系方式、处理目的、处理方式和个人信息的种类,并取得个人的单独同意。”
在博岳通信的工作后台,可以查询到大量欠款人的个人信息,显然已经超出了欠款人在网贷平台上传的个人信息。其中包括个人姓名、证件号码、户籍地址、工作地址、证件照片等,以及个人的紧急联系人电话、家庭成员电话、工作单位名称,通过第三方平台还可以查询到工作单位负责人的手机号等信息。至于这些信息是从哪里来的,作为基层员工的王先生表示自己不得而知。“我联系的欠款人,有的明确表示没有预留这些信息,我也不清楚公司是从哪些渠道获取到这么多个人信息的。 ”
2025年3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互联网金融个人网络消费信贷贷后催收风控指引》,要求金融机构应通过官方网站等本机构官方渠道统一公开委托的第三方催收机构名称、联系方式、合作期限等有关信息并及时更新,还应根据金融管理部门、互联网金融行业自律组织的相关要求在指定渠道上进行披露。
不过,在这些网贷平台的官方网站上,均查询不到委外催收名单。博岳通信也将泄露网贷平台名称作为员工的考核项,面对有些欠款人询问催收员姓名及单位等身份信息的要求,催收员始终拒绝透露。在一份公司的处罚文件中,多名员工因为在话术中提到了某网贷平台被罚款30元。
涉事公司回应称不允许违规暴力催收
为了进一步了解详情,信网多次尝试联系河北博岳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向表示,需要提供自身手机号及身份证号才可就相关问题进行上报核实,否则无法进行答复。
随后,信网电话联系了相关涉事网贷平台。一网贷平台工作人员向信网表示,已知悉相关情况,平台始终不允许违规暴力催收。工作人员证实博岳通信系平台委外的第三方催收公司,针对该公司违规催收问题,在此前公司就已开展检查。后续,公司将加大检查核查力度,进行处理。另一平台工作人员向信网表示,已记录相关情况,后续平台会在核实后安排专员进行答复。截至发稿,信网尚未收到该平台任何答复。
信网在互联网投诉平台黑猫投诉查询获悉,共有285279人对于网贷暴力催收这一问题进行了投诉。在小红书、短视频等新媒体平台,搜索关键字“网贷暴力催收”“催收联系家人”,也有相当数量的讨论帖子。
山东文康律师事务所刘伟娜律师表示,欠款人在面对非法催收时,应注意保留证据,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例如向金融监管部门投诉,或者寻求法律帮助。网贷平台及催收公司应严格遵守法律法规,规范催收行为,营造健康有序的金融环境,保障各方合法权益。(耿润)
[来源:信网 编辑:孙宝震]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