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9月9日讯 “退费是我的合法权益,凭什么要我删评价、签协议闭嘴?”近日,市民李女士向信网(热线0532-80889431)反映,今年8月,她在位于青岛市南区的天言韩语(总校)(以下简称“天言韩语”)花费7500元报名韩语课程,上9节课后因计划有变申请退费。机构虽同意退费,但要求李女士删除相关平台评价,并签订协议承诺不再发布负面言论。天言韩语方面则称,因李女士此前发表的言论被认为“非全面真实”,为避免退费后再出现对机构不利的言论,要求删评并签协议“在情理之中”。
留学计划生变 退费遇“捆绑条件”
据李女士介绍,8月9日,她为筹备留学在天言韩语报名“高级考级课程”,缴纳7500元费用,课程共120节。上了9节课后,因个人留学计划变动,她于8月21日联系机构老师,希望将考级课转成更实用的口语课。“老师说口语班学员没招满,暂时开不了课。转课不成,我提出把剩下的课程退费,被机构以合同明确个人原因不予退费为由拒绝。”
随后,李女士向相关部门进行投诉,并将此情况发布在大众点评平台天言韩语机构的评价当中。8月30日,机构表示可扣除9节课时费和50元书本费后退费,但提出两项前提条件:删除她在大众点评上对该机构的评价,并签订“封口”协议,保证今后不再发布任何有关该机构的负面评论。
“我只是在行使正常的消费者权利,客观评价课程和服务,这和是否退费完全是两回事。”李女士无法理解,认为退费是自身合法权益,大众点评的评价是消费后的客观反馈,二者并无冲突。
机构称“合情合理” 多方评价其行为不当
针对此事,天言韩语方面表示,按报名时签订的协议,学员因个人原因(如不准备留学)申请退款,机构原本可不予退费。关于转班,机构称口语班目前未开课,计划于9月启动。同时,其提到李女士此前发布的某些言论“并非全面真实情况”,已给机构声誉造成影响。“我们担心退款后,她会变本加厉发布更多不实负面信息,为预防这种风险,要求删除现有评论并承诺不再发布,是维护自身权益的合情合理之举。”
对此,市南区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学员因个人原因申请退费,应按双方签订合同中的退费条款协商处理。同时,工作人员强调,消费者评价权受法律保护,商家不得将退费与评价行为捆绑。并提醒广大消费者,选择培训机构时务必仔细阅读合同条款,明确约定退费、转课及评价等关键内容;遇纠纷可通过向教育主管部门投诉、向消费者协会求助或法律途径维权。
青岛市网络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AI调解员分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机构以退款为条件,胁迫消费者删除评价并禁止未来发表意见,实质是变相剥夺消费者的评价权,构成对消费者权益的侵害。这种“封口协议”法律效力存疑,因其限制公民合法的言论自由和监督权,即便签署,消费者事后仍可依法行使评价权。
北京隆安(青岛)律师事务所的史士辉律师指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经营者不得以格式条款等方式,作出排除或限制消费者权利、减轻或免除自身责任、加重消费者责任等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因个人原因不退费”的条款并非绝对“免死金牌”,若消费者因正当理由(如规划变更)提出解除合同,而机构未产生实际重大损失或损失较小(例如课程未全部开讲),该条款可能被认定属无效格式条款。消费者有权要求机构在扣除已消费的合理费用及必要违约金后,退还剩余款项。(解宁)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