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网9月10日讯 为有效提升青少年网络安全意识和防护技能,9月9日下午,“网络正能量进校园”活动走进青岛市市南区太平路小学四年级三班,为小学生带来了一堂生动有趣的网络安全教育课,通过互动式,体验式等丰富的教学形式,引导青少年文明上网,安全用网。
“同学们,网络跟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宣讲员李老师从一个简单日常的问题开启了今天的讲课,“订外卖”“打车”“坐地铁”,同学们争先恐后地回答着,大家对于网络的用途十分熟悉。随后,宣讲员打开了精心准备的课件,由几个经典的案例引入了宣讲主题。“同学们,近期有个和你们年纪差不多的小朋友,因为轻信打开了一些骗子发的链接,不仅用妈妈的手机转出了3000元,还差点泄露了全家人的身份证信息。”李老师以近期媒体报道的一则“小学生被骗案”切入,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力,她仔细还原了事情的经过,孩子们听得十分投入。
“骗子为什么会骗小朋友呢?”李老师循循善诱,引导孩子思考,并告诉他们因为年纪小,对于各种“诱惑”抵抗能力弱,所以很容易轻易相信,也就成为了不法分子的重点“关注”对象。接着,李老师又列举了多起不同种类的真实案件,孩子们听后恍然大悟。李老师叮嘱孩子们如果遇到不确定的事情,或者有人让你瞒着家长操作手机,转账付款,一定要第一时间告诉爸爸妈妈或者老师,孩子们纷纷点头。
在网络信息发达的时代,很多青少年朋友都会利用网络缓解自己紧张的学习压力。但是,同学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乐趣的同时,如何做到安全、文明、绿色上网呢?宣讲员李老师就网络暴力伤害、不良内容侵蚀等问题进行了详细宣讲,引导孩子们在使用网络时一定要保护自身,遇到问题及时求助,同时,在使用网络时不要打开一些奇怪的链接,网友联系要小心,遇到不良内容及时关闭,做到文明上网,安全上网。
“我平时用网络最多的是学习,还有听故事之类的,这堂课我收获了很多,学会了如何识别网络诈骗,要遵守网络文明规则,不要盲目跟风,不随便加一些群,看到不良信息要及时截图,或者直接退群。”四年级三班学生孙永浚告诉记者。
据了解,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不断普及,网络安全教育已成为青少年素质教育的“必修课”,通过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防护体系,让网络文明与安全观念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市南区太平路小学四年级三班李老师告诉记者,针对青少年网络使用的特点,他们每周会组织两次教育课程,重点加强隐私保护、信息甄别和心理健康的教育,定期开展此类活动,进一步提升孩子们对于网络安全知识的认识,提高他们自我防护,自我保护的能力。
此次活动的开展进一步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利于引导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学生是未来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通过开展网络文明进校园活动,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合格网络公民,为构建文明、和谐、安全的网络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记者 丛黎)
大家爱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