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青岛市政协委员李光全: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 提升青岛基层治理的风险防范能力

如何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进而提升青岛基层治理的风险防范能力显得十分重要。当前,我市对如何坚持好、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尚缺乏系统性研究和思考,没有完全做到“枫桥经验”与基层治理科技化、现代化治理的有效结合。为此,市政协委员、市委党校管理学教研部副主任李光全建议:

加强顶层设计,高度重视新时代坚持好、发展好“枫桥经验”的重要性。要充分认识在新时代,“枫桥经验”既是基层党组织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的实践创新,也是党的群众路线在基层的生动体现。建议市委政法委围绕新时代坚持好、发展好“枫桥经验”,出台专门的意见,将新时代“枫桥经验”运用到城市治理的全过程。

加强对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研究。从“枫桥经验”的长期实践看,人民主体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核心价值,实现人民的利益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价值导向;党建引领是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政治灵魂,反映了新时代“枫桥经验”的本质特征。要充分汲取枫桥勇于实践创新、放手发动群众的宝贵经验,不断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针对社会矛盾纠纷呈现出的主体多元化、诉求复杂化、类型多样化等特点,优化社会治安立体防控体系的顶层设计和力量配置,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推进现代科技手段高阶赋能“枫桥经验”。要深入实施基层治理“一张网”工程,治理手段从以人防、物防、技防为主的“三防”向建立健全人防、物防、技防、心防“四防并举”的社会风险防控体系转变;治理方式从传统方式向传统加智慧治理方式转变,实现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工作联动,不断提升综治效果。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既要“面对面”沟通疏导,也要“键对键”了解民意,借助技术赋能把社会主义协商民主融入“枫桥经验”,把矛盾纠纷化解需求信息等及时纳入政府公共决策。

强化法治手段与“枫桥经验”的有效联动、充分融合。法治是基层社会治理的最优方式。要充分发挥法治在基层治理中的引导与保障功能,加强社会工作者和调解人员的培训,增强社会工作者依法办事能力,使他们在处理矛盾纠纷中能够做到合法又合情理。构建大调解工作格局,运用法治手段解决平安建设、社会治理的重点难点问题。推广接诉即办机制,快速处理好居民家门口的纠纷“小事”。借鉴“宁波移动微法院”经验,打造“移动微法院”,将人民调解员、律师调解、妇联工作人员调解等多类型调解纳入线上平台,让司法领域的“最多跑一次”甚至“一次都不用跑”成为可能。

文/通讯员 赵绍贤

[来源:信网 编辑:王熠冉]
信网版权稿件,欢迎转载。转载时请保留完整信息,否则追究侵权责任。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3 11/13 15:40
· 来源 ·
信网
· 作者 ·
赵绍贤
· 责编 ·
王熠冉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AI调解员

Copyright © 2014-2025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