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信网手机版移动继续看新闻

嘈杂环境中尽量不要佩戴耳机 连续使用别超过一小时

原标题:连续使用耳机,别超一小时

当下,很多儿童青少年在听音乐、上网课、打游戏甚至做运动时都会佩戴耳机,长时间使用过后出现耳鸣、耳痛、耳朵闷堵,甚至听力下降的问题。3月3日是第二十五个“全国爱耳日”,青岛市疾控中心专家针对听力健康发出提醒。

每天戴耳机不超两小时

青岛市疾控中心学校卫生所康康介绍,根据世卫组织2021年发布的《世界听力报告》,全球约20%人口即15亿人有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约有11亿年轻人在长期的噪音暴露下面临着永久性听力损失的风险。他建议,使用耳机时应注意三点:首先是“60-60-60原则”。即外界声音不超过60分贝,耳机音量须少于最大音量的60%,连续使用耳机时间须少于60分钟。专家建议儿童青少年每次佩戴耳机的时间要控制在30到40分钟以内,每天戴耳机的时间不超过2个小时,避免耳机带来的听力损伤。

其次是嘈杂环境中不要佩戴耳机。如果在乘坐公交车、地铁时使用耳机,会因为背景噪声大,而不自觉地提高耳机音量,这时耳朵接收到的声音分贝比较高,对耳朵的刺激较大。所以,在嘈杂环境中不建议戴耳机。

最后是耳机的选择要适当。耳机的种类纷繁,选择耳机时首先要保证音量必须能够自由灵活的调控,可以选择耳罩式或者降噪耳机,以减少对儿童青少年外耳道和鼓膜的刺激。

游泳正确佩戴耳塞泳帽

掏耳朵还是不掏耳朵?这也是个关系到耳健康的问题。专家介绍,掏耳朵的目的是清除耳屎,其在医学上称为耵聍,是外耳道皮肤上的耵聍腺分泌的一种淡黄色、黏稠液体,在空气中干燥后呈薄片状,附着在外耳道内。耵聍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黏附外物的作用,平时在我们张口、咀嚼时,耵聍多自行排出。但是当耵聍分泌过多或者排出受阻时,就会导致耵聍栓塞。

如果感到耳鸣、耳痛、耳闷或堵耳影响听力的情况,或者出现听力损失和眩晕,应在家长的陪同下前往医院,寻求专业医务人员的帮助。切勿将棍子或别针等尖锐物品塞进耳朵,导致不可逆的听力损失。

此外,在游泳或者洗澡时,如果没有佩戴耳塞,可能会导致水进入外耳道中,耳朵进水非常难受,若长时间没有清理出,可能会导致急性中耳炎和外耳道炎症。为了防止耳朵“溺水”,专家建议不要在脏水里游泳和洗澡,游泳时正确佩戴耳塞和泳帽可以有效地防止耳朵和游泳池水过多的接触;耳朵不慎进水,可以将头歪向进水一侧的耳朵,同侧的脚单腿站立跳跃,使水能够借助重力作用,向下从外耳道流出;可以使用消毒棉签或者柔软纸巾,放入耳朵中把水清理出来;若是水还是在耳朵中或者不适感持续存在,应尽快到医院就诊,避免导致外耳道发炎。

注意听力损伤前期症状

“儿童青少年正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长时间熬夜、休息不好、睡眠不足、身体长期处于疲劳状态,或因生活学习压力较大,常被生气、忧郁、悲伤等负面情绪困扰,在伴随病毒感染时,就有可能会导致听力损失,甚至可能出现耳鸣、耳痛和眩晕等症状。”市疾控中心专家介绍道。

由于儿童青少年表达能力受限,无法准确描述自身的听力障碍,家长需要时刻注意孩子有没有出现听力下降的预警信号。如果孩子说话时经常要求别人重复一些内容;发音不准确,讲话不清楚,语言发育迟缓;看电视时,需要将电视声音调到很大等情况,就很有可能已经出现了听力损伤的前期症状。家长需要带孩子前往正规医院及时就诊。

专家提醒,患有听力损失,可求助于药物、手术、助听器、人工耳蜗、听觉康复治疗与咨询等干预措施。专家特别强调,不要担心佩戴助听器会遭人歧视,听力损失没什么好羞愧的,无须隐瞒,每20个人中就有1人患有中度以上的听力损失。专家建议,听力损失者应尽快到听力专家或耳鼻喉科大夫处检查,商讨最佳治疗方案。

半岛全媒体记者 齐娟

[来源:半岛都市报 编辑:王熠冉]
精彩美图 更多 >>
2024 03/04 08:00
· 来源 ·
半岛都市报
· 责编 ·
王熠冉
阅读量
扫描到手机
用手机或平板电脑的二维码应用拍下左侧二维码,可以在手机继续阅读。

青岛话题 更多 >>

深度报道 更多 >>

大家爱看

信网手机版

信网小程序

青岛网上辟谣平台

信法网

Copyright © 2014-2024 信网 All rights reserved. 鲁ICP备14028146号-1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37120180021 增值电信:鲁B2-20180061 鲁公网安备:37020202000005号
手机版 | 媒体资源 | 信网传播力 | 关于信网 | 广告服务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